第一卷 邊城孤兒 第40章 緝私馬快(第2/3頁)

“那好,楚大叔就接著幹吧,雖然楚鍵兇多吉少,但是咱們剩下的兄弟自會照料大叔大嬸。”元封道。

“對,楚鍵未盡的孝道,就交給我們吧。”幾個少年異口同聲的說,一行人加快了速度,迎著晚霞奔馳而去。

在蘭州停了一晚之後,元封派張鐵頭拿著銀子去買磚茶,隨後帶人繼續去康巴草原販馬,另外還讓他在蘭州府挑那些精美昂貴的絲綢首飾買上一批,送給赫敏以及羌王的嬪妃人等,至於銀子方面則不用發愁,羌王贈與的那些珍惜的裘皮起碼能換七八千兩銀子呢。

磚茶和馬匹都是敞開交易的,有錢什麽都能買到,張鐵頭帶人辦理完全可以放心,於是元封和楚木腿等人整理行裝向著十八裏堡的方向而去。

“封哥兒,生意做的好好的,回家作甚?托人把銀子捎給家裏人便是。”楚木腿不解的問。

“大叔,咱們不是回家,是去蘆陽縣。”

“去蘆陽縣作甚?”

“告狀。”

……

三日後來到蘆陽縣,此時的蘆陽縣城已經和第一次來的時候截然不同了,城墻進行了修繕,烏鴉窩被掏掉,那些亂七八糟的雜草都被拔光了,街上的野狗也絕跡了,就連路上的行人看起來都不象以前那樣灰頭土臉了。

來到縣衙門口,只見昔日破敗不堪的衙門整修一新,圍墻用石灰水刷過了,破瓦也換過了,門旁擺著一張鳴冤鼓,鼓面是用新牛皮蒙的,衙門大門敞開著,裏面懸掛著四根黑紅的棍子。

看到他們在衙門口駐足,旁邊一個賣燒餅的老漢問道:“是來告狀的吧,那邊有鼓,敲兩下自然有人帶你們進去。”

元封奇道:“今日是初一,縣尊也開衙接案?”

那老頭道:“是啊,以往的縣太爺總是三六九開衙,接狀子也有許多講究,需要有鋪保,有訟師寫的狀子,寫的格式不對都不會接,現在這位柳老爺真是愛民如子,知道縣城沒幾個會寫字的,幹脆不用狀子了,直接口頭鳴冤即可。上任這幾個月來,就把以往三年的積案都處理的差不多了。”

沒想到這位柳知縣竟然是個能員,元封心中更有底氣了,當即上前敲起了鳴冤鼓,咚咚咚三聲剛過,裏面便出來兩個衙役,和氣的問道:“來者何人?可是告狀?”

“正是,小民們乃是十八裏堡人,有冤屈請大老爺做主。”

“進來吧,記得上堂要跪,老爺讓你擡頭才擡頭。”

幾個人進了公堂,按照衙役的交代跪下口稱冤枉,堂上卻傳來笑聲:“爾等不去欺負別人也就罷了,何來冤枉。”

元封忍不住擡頭看去,只見柳知縣正在公案後面端坐,案子上放滿了卷宗,大概是積壓的各種民事刑事案件,這位父母官手捋著胡須,一臉的春風洋溢,看來處理公務非但讓他煩躁疲勞,反而有神清氣爽的功效呢。

“小民確實有冤枉。”元封道。

“那好,你好像認識字,那就把冤屈寫出來吧。”

“小民已經寫好,請老爺過目。”

“哦,呈上來。”

衙役將元封手中的狀子接過,交到柳知縣手上,縣老爺一目十行,轉瞬就看完了,哈哈笑道:“你這狀子本官接不得,你說從茶馬司領了茶馬券,就能專營茶馬生意,不錯,按照本朝律法,其他商家若是再經營這樁生意,就是走私,可是這件事已經茶馬司查緝啊,你把狀子遞到本官這裏又有何用?”

元封道:“茶馬司那裏,小民自然也遞了狀子,可是案子卻牽扯到本縣的利益所在,所以不得不再呈狀子到蘆陽縣。”

柳知縣道:“如何與本縣有利益關聯,你說來聽聽。”

元封道:“小民們是十八裏堡人,乃是本縣子民,而且茶馬商路的必經之路也在本縣管轄之內,所以本縣有查緝走私的職責,再者說,那些走私商不用申購茶馬券即可經營,這就是不公平競爭,直接影響了我們的收益,我們的收益少了,交給縣裏的賦稅就少,賦稅少了,老爺就不能修城墻,不能給衙役發月錢,這不是影響了本縣的利益麽?”

柳知縣哈哈大笑:“說得好!可是你想過沒有,茶馬司都沒有力量查緝此事,我一個小小的蘆陽縣又如何有力量,你看本縣衙裏有幾個能上路查緝的好漢?”

元封不用看也知道,縣衙裏就兩三個年老力衰的衙役,馬都騎不得,更別說去緝私了,他不動聲色道:“啟稟老爺,小民們只需老爺點個頭,讓我們自行查緝便是,小民們為了自家生意敢不盡心盡力,若是斷絕了走私,不但小民們有利可圖,就連老爺也能平步青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