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風起隴西 第34章 臨危受命(第2/2頁)

元封暗道這可是你們自己送上門來的,他當即點了九十九名精騎,連同自己一共是百人,全都不穿甲胄不戴頭盔,只攜帶弓箭馬刀,悄悄打開城門,城頭上鉸鏈嘩啦啦一陣響,吊橋轟然放下,百騎奔湧而出,一箭之地不過兩百步而已,騎兵們全都騎著伊犁健馬,沖刺速度相當之快,還在馬背上就抽出騎弓射了過去,突厥偵騎猝不及防,慌忙上馬迎敵,哪裏還來得及,元封一馬當先長刀過處,血肉橫飛,其實突厥軍的素質和涼州軍的差距並不是很大,大家都是常年在馬上討生活的,打仗講究的就是個氣勢,面對百萬連營依然開門迎敵,這本身就是一種勇者氣概,百騎狂風般卷過,突厥偵騎屍橫遍地,竟然無一生還,遠處的其他突厥騎兵趕過來增援,元封帶領的騎兵已經施施然返回了城內,城上箭如雨下,將尾追的突厥兵射退,這一小仗分明是打贏了。

望著突厥騎兵無奈的退走,城頭上歡呼一片,張副帥—現在得稱之為張大帥了,實在是太提氣了,和大公子曹俊比起來簡直就是天差地別,有這樣的大帥領著打仗,就是死了也不窩囊。

……

趙定安來到東門,見數十輛裝潢精美的馬車堵在門前,人喊馬嘶亂成一團,衣著錦繡的男人們圍在城門口罵罵咧咧,女人們從車廂裏伸出頭來哭著嚷著,小孩子哇哇哭鬧著,還有貓狗也跟著叫喚,原來這些人都是城內高官的家眷,他們的信息比較靈通,已經聽說突厥大軍殺到,曹俊已經逃命去了,既然大公子都跑了,說明涼州是真保不住了,於是他們趕緊收拾細軟攜家帶口欲從東門逃走。

圍在城門口的男人們不是富商就是官員,說起話來自然是頤指氣使,他們粗暴的推著拒馬鹿砦,大聲叫罵著,讓士兵打開城門,士兵們手足無措,對這些人是不敢打也不敢攔,幸虧趙定安趕到,跳下馬來用鞭子一頓猛抽,打得他們連連後退,鎮住場面之後,趙定安道:“想出城的都給我滾到城墻上去看看!”

帶著一幫人爬上東門城樓,放眼望去只見遠處煙塵滾滾,數支突厥騎兵正在來回穿梭,這幫人立刻傻了眼,趙定安冷笑道:“想出城的話,我這就開門放你們走。”

無人答話,一群人灰溜溜的下城,駕著馬車回去了。

太陽漸漸升起,街上的人多了起來,對事態一無所知的百姓們好奇的發現街上停滿了豪華馬車,那些達官貴人們並未回家,而是當街議論起來,這些人的見識遠比一般百姓高的多,頭腦轉得也快一些,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了半天便得出一個結論,逃是逃不掉了,若想保命的話,唯有獻城投降一條路可走,伸手不打笑臉人,突厥人再野蠻也不會和金銀財寶過不去,大不了各家出點血,求個平安還是可以的,眼下最要緊的事情就是勸說軍隊投降。

達官貴人們駕著馬車來到西門附近的軍營,吵吵嚷嚷說要見這個將軍那個將軍,他們都是有身份的人,自然在軍隊中也有些熟人,士兵們不敢硬攔,放他們進了軍營。

元封正在接管王威的指揮所,各種地圖沙盤令箭令旗、花名冊、輜重糧草兵器档案等等千頭萬緒,他畢竟年輕,只統帶過千余人的部隊,乍一接觸這些東西也覺得腦袋大,正無從下手呢,忽然外面一陣喧嘩,士兵進來報道:“大帥,城中父老求見。”

元封趕緊走出節堂,只看見中庭站了一大群腦滿腸肥之徒,正亂哄哄交頭接耳著,如同一堆蒼蠅。

見到元封出來,眾人有些吃驚,但很快便鎮定下來,七嘴八舌道:“張副帥,你不能把我們往火坑裏推啊。”

元封道:“這話從何說起?”

一人站出來道:“古人有雲,識時務者為俊傑,涼州危在旦夕,與其死戰不如速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