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陜甘風雲 第1章 新疆(第2/2頁)

但此時中亞局面已經風起雲湧,據說波斯、印度,以及所有在帖木兒殘酷統治下的人民都開始拿起武器反抗了,到處是戰火一片。

通往撒馬爾罕的道路很難走,一道天然的屏障擋在眼前,千裏高山難以跨越,而西涼軍也已經到了強弩之末,畢竟這是一支火器裝備率很高的軍隊,對後勤的依賴性很高,而所有的輜重都要從敦煌轉運而來,敦煌的物資又是從中原采購而來,補給線拉得太長,難免重蹈帖木兒的覆轍。

夏季已經過去,秋天漸漸來臨,天山南北處處豐收,軍士們也開始想家了,雖然撒馬爾罕的財富就在遠處招手,元封還是毅然下令大軍止步於烏茲別裏山口,暫時修兵,先把吞下去的疆土消化了再說。

元封是明智的,光是天山南北的土地就夠他消化好幾年的了,若是深入中亞,恐怕就要泥足深陷了,到頭來連吃下去的都得吐出來。

西涼軍停戰了,但不代表元封放棄了對中亞的控制,他將軍隊中原突厥戰俘挑出來,交給沙哈魯統帶,讓他殺回故國去奪取政權,西涼將會在背後支持他。

這一手比較高明,我搶不到撒馬爾罕,就讓人去攪局,總之中亞越亂越好,沙哈魯沒想到元封對他如此信任,感激的涕淚橫流,對日月發誓,以後永遠做西涼的盟友,兩國世代友好。

沙哈魯領著他的人馬走了,中亞波瀾壯闊的舞台上,又增加了一位角逐者,與此同時,察合台汗楚鍵也兵出伊犁河,向中亞挺進了,按照約定。北起額爾齊斯河,南到天山,包括輪台、伊犁等城市的疆域全部劃給西涼。

自此,西涼的疆域漸漸有了一個大致的輪廓,北起阿爾泰山,南至昆侖山,西面以天山山脈自然為界,東至涼州,方圓十萬裏的巨大疆土,全都飄揚著一面火紅的旗幟:“涼。”

對於天山南北的新疆土,元封取了一個貼切的名字:新疆。

新疆,意為新疆土,以天山為界,以北地帶為北疆都護府,以南為南疆都護府,以東的吐魯番、哈密為東疆都護府轄區,涼州、甘州、肅州為河西都護府,敦煌為都城。

元封在喀什犒賞眾將,允許他們跑馬圈地,一天之內縱馬狂奔,能圈多大地就圈多大地,反正地廣人稀,荒著也是荒著,將士們分到了土地,才能紮根邊疆,安心的在這裏戍邊。

安置好戍邊將士,元封才放心東返,南疆都護府大都督趙定安陪同大元帥一同返京,路上趙定安依然是滿腹牢騷,抱怨元封不提兵西進,把撒馬爾罕的寶貝拱手讓給他人。

“該是你的就一定是你的,不該是你的,即使老天給你了,也會要回去。”元封端坐馬上,淡淡的說。

趙定安不爽:“都打到門口了,就差幾百裏了,硬生生放棄掉,太可惜了!”

“當年帖木兒也打到了涼州城下,不是一樣落敗,撒馬爾罕是一座偉大的城市,防禦設施和城中軍民的決心不比涼州人差,你有信心能打下這座城?”元封質問道。

“有,我有信心三個月拿下撒馬爾罕。”趙定安依然不服氣。

“如果斷了你的械彈,你還有這個信心麽?”

“什麽?難道說……”

“不錯。”元封沉聲道:“糧草還可以就地征集,可是械彈卻不行,咱們的軍火已經維持不了多久了。”

“可是,涼州那邊不是在造麽?”

“咱們所用的銅鐵錫,還有硝石硫磺都要從中原進口,現在中原已經封關了,嚴禁任何物資流入西域,就連茶馬貿易都停止了,你說咱們還怎麽打下去?”

趙定安默然了,西涼雖然強盛,但只是表面功夫,基礎產業比中原差遠了,他是鐵匠出身,知道西域的落後,方圓幾百裏連個能打馬掌的鐵匠爐子都沒有,空有大堆的礦產資源無法有效利用,確實可惜,大周朝廷此時封關,相當於卡住了西涼的咽喉,並且說明大周已經開始注意到這個新興的鄰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