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陜甘風雲 第35章 投降都那麽理直氣壯(第2/2頁)

遠處的篝火旁,趙定安望著這一幕忍不住浮上了笑意,剛才前軍傳來戰報,逃跑的甘軍軍官盡數被趕上俘虜,至此東周朝廷擺在邊境上的五個營全軍覆滅,甚至連預警的機會都沒有。

這場仗打得很漂亮,但是很不舒服,總有一種一拳打在棉花裏的感覺,甘肅官軍太稀松了,可謂望風而降,不但投降的快,投降的還那麽理直氣壯,那麽開心驕傲,簡直……

想想也不奇怪,涼州本來就是甘肅下面一個府,涼州軍中甘肅老鄉大把大把的,連元封和趙定安都是甘肅人,這些甘軍投降起來自然毫無任何精神負擔,反正都是吃糧當兵,何不找個夥食好的,軍餉高的。

吃完飯已經天黑了,當兵的們心想仗也打了,飯也吃罷了,現在該睡覺了吧,哪知道西涼軍毫無宿營的意思,各部列隊準備出發,他們這些降兵也在新委派的百總們的口令中排成縱隊,大將軍在馬上喊道:“你們這幫慫貨,飯也吃了酒也喝了,該活動活動腿腳了,給我撒丫子向南開拔,先走五十裏路再說。”

大軍浩浩蕩蕩的開拔了,降兵們這才知道西涼軍不好當,人家騎馬他們步行,在春寒料峭的夜晚深一腳淺一腳的快速向南挺進,不時有人掉隊,有人累得肺都要炸了,但大多數人還是咬牙堅持著,大軍如同一條長龍向南挺進著,不時有快速騎兵從旁邊呼嘯而過。一直走到天蒙蒙亮,眾人的腿像是灌了鉛,跌跌撞撞再也走不動了,上面才下令休息。

“老哥,這一路向南是奔哪裏去的?”一個年輕降兵問他的老兵夥伴。

“趕的這麽急,怕是直奔蘭州府而去,照這個架勢,用不了一個月就能打下蘭州。”老兵道。

“乖乖,那朝廷還不得急眼。”年輕兵咋舌道。

“朝廷?朝廷早幹啥去了,封了人家的邊關,這不是逼著人家先急眼麽。”老兵拿起葫蘆灌了一口水,揉著酸脹的小腿肚子,他沒敢解開綁腿,生怕上面突然下令再次開拔。

“老哥,這地方叫啥名字?”年輕兵望著蕭條的集鎮問道。

“這鎮子好像叫黃草鋪。”老兵答道。

這地方正是黃草鋪,若幹年前,有一支馬賊盤踞在這裏,匪首名叫獨一刀,下面四個當家,百十條漢子,方圓五百裏稱王稱霸,但是有一天,獨一刀死在了鄰鎮一個孩子的刀下,在那年的除夕夜,鄰鎮那幫孩子們在嚴寒的夜裏跋涉了八十裏路屠戮了馬賊團夥,一戰成名,從此十三太保的名聲流傳江湖。

昔日的懵懂少年,今天已經成長為雄霸一方的君主,閱兵後元封就輕車簡從趕往第一線指揮,淩晨終於趕上了趙定安的大部隊,兩人在黃草鋪會面。

黃草鋪百姓誠惶誠恐,家家關門閉戶,鄉戶人啥時候見過這種大場面,數萬大軍車轔轔馬蕭蕭的,還不嚇死個人,元封和趙定安在黃草鋪空蕩蕩的街道上走著,侍衛馬弁們隔著十幾步遠,元封指著墻拐角道:“當初就是在這裏,鐵頭殺了第一個人。”

趙定安補充道:“那地方,就是沙立飛橫屍之所,我記得很清楚,左邊第三戶就是他家。”

“走,去馬賊們的巢穴看看。”元封忽然來了興致,和趙定安一起來到鎮外馬賊們的堡壘,這裏已經變成了誰家的牲口棚,裏面充滿了馬糞的味道,但墻上八個大字依然依稀可見。

“十三太保,替天行道”

俱往矣,物是人非。

兩人沉默不語,當初的十三個兄弟,今天還剩下一半,真是歲月如梭啊。

沉默良久,前方探馬的報告才將兩人從回憶拉到現實中來:“啟稟主公、大將軍,前鋒已經占領銅城州,並未遇到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