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陜甘風雲 第44章 望盡長安路(第2/2頁)

柳松坡身為陜甘總督,治下兩個省倒有一個被敵人占了,剩下這一個也不保險,這個局面比前幾天汾陽侯送來戰利品還讓他難受,他是不希望西涼人敗得那麽快,可也沒想讓他們翻盤翻得那麽徹底啊,身為封疆大吏守土有責,這回他的麻煩可大了。

秦王殿下也是愁眉緊鎖,但心中隱隱有一絲愉快,汾陽侯終於吃癟了,這個老軍頭也有今天!

幸災樂禍完了,又是深深地憂愁,剛就藩長安沒幾個月就和外國開兵見仗,這不是好兆頭啊,就算是個歷練的機會,可是自己完全沒做好準備呢,汾陽侯完了自己也得完,現在大家是一條繩上的螞蚱。

柳松坡也是這個意思,他一直認為西涼是大周的心腹大患,現在終於得到驗證,西涼人用了一個月就能打到蘭州,戰鬥力之強悍令人發指!現在不管花費多大代價,一定要守住長安。

茲事體大,瞞是瞞不住的了,柳松坡已經寫了緊急邊報派人用八百裏加急送往京師求援,萬一長安守不住,朝廷那邊也好有個準備,據守潼關,調動禁軍,征集錢糧,這都是需要緩沖時間的。

這邊長安府庫中的錢糧也是敞開了花,汾陽侯說多少就給多少,柳松坡是個識大體的人,知道現在不時掣肘的時候,應該文武協力,共拒蠻夷。

又是一車銀子從府庫裏運出去,說是用來犒賞陜軍天水部隊的,可是隱隱有謠言傳說天水那三萬兵馬已經打了水漂,對此柳松坡不以為然,吃空額是正常的,但是吃整只部隊的空額,那簡直太不可能了,汾陽侯雖然貪婪,也做不出此等事來,再說了,三萬陜軍也不是那麽容易被吞掉的,所以這一定是謠言。

不幸的是,這件事是真的,汾陽侯還就真敢隱瞞不報,繼續吃那三萬人的空額,反正戰爭沒結束,能多吃幾個月就吃幾個月,等打完了西涼人再抓些夫子把軍隊拉起來就是。

經過一夜的聆訊,汾陽侯終於從呂德才那裏對西涼軍有了個大致的了解,善用騎兵和火器,兵精糧足,其他的也沒什麽了不起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西涼軍的攻堅能力很差,別看占據了整個甘肅,蘭州城依然飄揚著大周的旗幟,這就更讓呂珍放心了,對於戰略部署,他已經胸有成竹。

揚長避短,堅壁清野,固守待援,收縮城外的軍隊,封鎖全城。長安城的城墻可比蘭州高大多了,蘭州都能守得住,長安如何守不住?

再把潼關和延安的兵馬調過來,裏應外合這麽一兜,就把西涼軍包了餃子了,到時候再一路殺向西北,占領涼州以及河西走廊,豈不美哉。

……

最早出現在長安附近的遊騎正是卓立格圖等十三個膽大包天的斥候,這哥們幾個嚇跑了呂德才之後一合計,索性直接奔長安來了,到沒有猖狂到十三個人就想攻占長安的地步,他們是想偵查一下長安周邊駐軍的情況。

長安城外駐紮的正是呂伯當的隊伍,發現有人在大營附近偷窺便迅速派人緝拿,結果反被斥候們幹掉,此時呂德才正好來到大營,找到他的堂兄弟把戰況一說,他已經是魂飛魄散風聲鶴唳,一番渲染說得呂伯當也毛骨悚然,這個節骨眼上,手下人來報,說是附近發現了韃子模樣的偵查騎兵,呂伯當不怕才怪,立刻傳令全軍戒備,親自進城去稟報爹爹。

汾陽侯當機立斷決定撤進城內關閉城門,這個舉動相當之英明,可還是慢了一步,卓立格圖帶著他的十二個兄弟,早已在關門之前就混進了長安城。

長安是一座國際性大都市,蒙古人、烏斯藏人、羌人、突厥人、波斯人、高麗人、倭人,應有盡有,十幾個帶著刀的韃子並不怎麽晃眼,要知道那些長走西路的大客商誰家裏不養著十幾個西域刀客。

更何況卓立格圖他們已經化了裝,盔甲和帶血的戰袍埋在城外了,身上穿著偷來的漢人衣裝,火槍弓箭狼牙棒這些大殺傷武器也藏在褡褳裏,一個個盡力收斂著臉上的橫肉,裝出人畜無害的樣子。

長安突然戒嚴,漢子們覺察到了危險,一番商量之後,決定找個合適的地方藏身,卓立格圖看到巷子裏有幾個小孩在玩耍,便走過去叫住其中一個年齡較大的,捏捏他的臉問道:“小孩,這附近哪裏有寺廟?”

小孩活那麽大就沒見過這麽猙獰的叔叔,嚇得嘴一撇就哭了起來,四周的大人都往這邊看,有人大喊一聲:“哪裏來的野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