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宮闈驚變 第3章 東行漫記(第2/2頁)

這是表忠心呢,範良臣是個厚道人,讀書人中少有的忠義之士,這也是元封願意幫助他的原因,從官復原職,到升任道員、巡撫,再到升總督,幾乎範良臣每一次升官都脫不開元封的幫助。

從範良臣的角度來說,元封就是他人生中的大福神,從他在客棧中被鞭炮驚醒,被八擡大轎拉去做道台的時候,他就認定了將這條命賣給元封,升巡撫,升總督,那不是自己的本事,也不是皇上的賞識,而是元封生生給他造出的機會,所以他一點也不感激大周朝廷。

話又說回來,即便範良臣有異心,甘肅可是緊挨著西涼的,隨時隨地西涼人都能南下奪了蘭州,這一點他又不是不知道,所以說,範良臣已經被牢牢綁在西涼的戰車上,除了前進沒有其他道路可以選擇。

範良臣是封疆大吏,和朝中戶部尚書的關系又好,彼此間書信往來不斷,還都是通過官郵驛馬走的,速度很快,自然能獲得京中不少信息,對於京城人來說那就是一錢不值的舊聞,對於邊陲之地的人來說,那就是值錢的情報。

正因為如此,元封才能如此放膽的對付周使,以為從一開始他就知道東周人的底線,知道他們國庫裏沒銀子,知道他們最近兩年不敢打仗,所以才能在那場外交鬥爭中占據了上風,並最終取得了勝利。

表了忠心,一番寒暄之後,範良臣又講了些朝廷中的人事關系,各種軼事,其實他也是道聽途說,不過總算聊勝於無,通過這一件件互不聯系的故事,一幅大周政治脈絡圖在元封腦海裏漸漸清晰起來。

“柳大人已經回京了,據說還在賦閑,不過登上相位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在京有事可以找他……”

聽範良臣說到這一句,元封不禁微笑一下,柳松坡可不是個好相與的角色,看到自己在京城出現一定會引發他許多的聯想,這個人還是少接觸為好。

……

在蘭州耽擱了數日,元封又有了新的身份,陜甘總督的私人特使,皇太後萬壽節,各省督撫都有孝敬,範良臣也不能例外,除了代表官方的禮物之外,還有一份私人的孝敬,當然了,朝廷上下各級官員都得打點一番,這點規矩範良臣還是明白的,他又不是溫彥,在甘肅根深葉茂的沒人敢惹,萬一哪點招呼不周,怠慢了朝中大佬,參他一本就後悔莫及了。

等甘肅的貢品準備好,西涼的使團也到了,雖說距離萬壽節還有好長一段時間,但京城太過遙遠,關山萬裏的,使團又不是行軍打仗,走的快了難免磕著碰著那些珍稀玩意,所以還是早點動身的好。

隊伍晃晃悠悠走了一個月,終於抵達了長安。

夜晚,尉遲府,今天是家主的壽辰,白天來了好多的客人,尉遲府門庭若市,就連知府老爺都親自來賀呢,壽宴已經結束,客人們的車馬也都離去了,時值深秋,門前一片蕭瑟落葉,一個老院公拿著大掃把慢悠悠掃著落葉,忽然在墻頭燈籠的照映下看見一個熟悉的身影,孤零零的站在門前。

老院公揉揉眼睛,似乎不敢相信,喃喃道:“小姐……”定睛再一看,果真是小姐回來了,身穿狐裘腳踏蠻靴,一副西域打扮,只是容顏未改,依然是那般的俏麗可人。

老院公把掃把一扔,飛奔入院,興奮的聲音響徹尉遲府:“小姐回來了!小姐回來了!”

不多時,下人們便看到老爺快步如飛的從書房裏走出來,腳不沾地的走向大門,向來持重的老爺從沒這樣激動過,直到距離大門十步遠的地方,尉遲光才放緩了腳步,慢慢走到門旁,看見夜色中亭亭玉立的女兒,堅強的尉遲家主也不免眼眶濕潤了。

“佳兒……”

“爹爹!”

尉遲佳大叫一聲飛奔過來,尉遲光也慌忙邁出大門,這時他才發現,女兒身後不遠處的大樹下,還站著一個玉樹臨風的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