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問鼎天下 第48章 力挽狂瀾(第2/2頁)

士兵一指遠處,正是漢軍大營方向,炮聲連連,半天邊都被映紅了,可是周軍這邊卻沒有任何炮彈落下,原來是漢軍在過年放爆竹。

藍玉放下心來,冷笑道:“湯和這老匹夫是在向我示意呢,他們有的是火藥,哼,來人啊,咱們也放!”

時隔多年之後,參加過朱仙鎮大戰的將士們回憶起當年,都不禁贊嘆,那真是一個熱鬧的除夕夜啊。

……

新年過後,又有一支周軍抵達了河南戰場,領軍之人地位崇高,遠勝藍玉,乃是皇帝的親弟弟,封地在武昌的楚王張士信。

張家兄弟四人,誠義德信,老大張九四當了皇帝,九五九六兩個兄弟早年就戰死了,唯有九七張士信還健在,九七生性憨直魯莽,所以皇帝也不疑他,封他做了楚王,鎮守湖廣地方,湖廣乃是米糧倉,對於大周朝來說,重要性僅次於江南,張士信坐鎮武昌多年,手下也養了一批虎狼之兵,此時趕來河南助戰,戰爭的天平上,周軍的砝碼更重了一些。

戰爭拼的就是實力,來不得半點馬虎,在楚王的軍隊加入之後,周軍的實力達到了二十萬之巨,漢軍面臨的壓力可想而知,雖然元封湯和李琪等人都是人中翹楚,但實力畢竟不如人,漢軍的戰線在兩面夾攻下慢慢收縮了。

楚王和軍隊和藍玉的軍隊互成犄角之勢,輪番進攻,炮火兇猛,攻勢犀利,將漢軍壓縮在一個方圓十裏的小範圍內。

老實說,靠著拼湊起來的所謂漢軍,把仗打到如此地步,已經很不簡單了,此時退守關中,扼守潼關,等西域戰局穩定,把西涼的嫡系生力軍拉來還能顛倒乾坤,但元封不甘心就此灰溜溜的退回關中,因為那樣先前所做的一切就都白費了,他不願辜負了那些河南父老的期望,人家可是把身家性命都托付給他的,那些分了良田的老百姓,等周軍殺過來之後肯定沒有好下場。

六萬漢軍,打到現在還剩下三萬余人,再從民間征募已經很有難度了,眼瞅著軍隊越打越少,周軍的援兵卻源源不斷的抵達,連李琪都怕了,苦勸元封先撤回關中坐鎮,這裏他們留守便是。

“主公,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咱們還有千余騎兵,保著您撤回潼關不成問題,您是萬金之軀,不能有半點閃失啊。”李琪苦苦勸道。

“我留,士氣在,我走,士氣崩。所以我現在絕不能走,還有,我不是什麽萬金之軀,我……”元封的話還沒說完,探馬沖進了中軍帳:“大事不好,周軍騎兵闖營來了!”

來的是張士信的部隊,楚王殿下愛馬如命,他手下的騎兵是周軍中最精銳,而漢軍的騎兵是呂珍留下的老底下,雙方差距不大,經過數場戰鬥,數量上已經處於劣勢了。

“來人啊,護著主公撤退!”李琪慌忙喊道,自打當自封漢王以來,元封就再也沒有上過戰陣,那些幕僚謀士嚴格禁止他以身犯險,元封從善如流,再加上京城的教訓在前,所以從未親臨前線。

衛士們擁著元封出了帳篷,將他扶上戰馬就走,匆忙間元封回頭一望,肺都要氣炸了,楚王張士信親自領軍前來闖營,大周騎兵勢如破竹,在漢軍營中如入無人之境,四處砍殺漢軍步兵。

元封本身就是戰將出身,哪裏能容忍敵軍肆虐,他大喝一聲:“拿我的槍來!”

沒人理他,衛士們只聽李琪的號令,擁著元封就要撤退,元封大怒,隨手搶過一杆長矛,撥馬回頭,單槍匹馬迎著周軍沖過去,李琪急了,跳著腳喊道:“你們還不跟著,主公傷了一根毫毛你們都別想活命!”

好久沒有騎馬沖鋒了,寒風在耳邊呼嘯而過,胸中似乎有一團火在燒,元封縱馬疾馳,前方有一名漢軍旗手剛好被箭矢射中,大旗正要落地,元封呼嘯而過,一手抄起火紅色的戰旗,猛勒馬韁,戰馬前蹄騰空,長嘶不已,元封將戰旗高高舉起,大吼一聲:“跟我來!”

“是漢王!”有那被打散的漢軍士兵驚呼道。眾軍士紛紛向他圍攏過來,此時衛士們也趕了過來,漢軍如同滾雪球一般在元封周圍越聚越多。

七零八落的漢軍士兵聚集在元封周圍,組成一道防線,如同中流砥柱一般擋住了周軍的攻勢,這自然引起了楚王張士信的注意。

“那小子就是劉元封?待本王前去會會他!”張士信一撥馬,領著一隊周軍殺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