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問鼎天下 第63章 反間計,禦駕親征(第2/2頁)

仔細思量一番,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最後關頭,李伯升毅然決定背水一戰,當然作戰的目標並不是漢軍,作戰的兵器也不是刀劍弓弩,而是拿起他的筆,向皇帝奏報河南前線發生的種種怪事。

……

李伯升不知道的是,朝廷裏亦有一位大佬和自己站在同一戰線上,內廠竭力搜索藍玉和漢軍勾結的證據,令內廠番子驕傲的是,他們的工作效率遠比錦衣衛要高出許多,凡是他們想知道的事情,只要稍下功夫就能得到,竊喜之余,番子們不但感慨自己的高明,還為錦衣衛們的不爭氣而扼腕嘆息:唉,自打文海接手之後,這錦衣衛的業務水平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啊。

說是嘆息,還不如說是幸災樂禍,攤上這樣一個競爭對手真是幸運。

深入敵後的內廠番子們將情報源源不斷的發往京城,西征軍中的錦衣衛亦是滔滔不絕的將連戰連捷的捷報發往京師,內廠的情報顯示,漢軍和藍玉統轄的西征軍之間打的是太平拳,一場仗下來死不了幾個人,往往是周軍一個沖鋒,漢軍就撤了,簡直和過家家一般,而錦衣衛們的戰報則是寫的花團錦簇,添油加醋,動輒斬首數千,重創敵軍雲雲。這些相悖的信息最終都被整理成文字資料,不加評論的放在了皇帝的案頭。

剛開始的時候,皇帝看到捷報還會欣喜萬分,再後來就淡定多了,再到後來又變成深深地沉默,皺眉,沉思。

作為謀反起家的皇帝,張士誠對於手握軍權的將領深為忌憚,自從他登基之後,如同呂珍那樣擁兵自重的老軍頭,已經陸續清理的差不多了,藍玉因為身在京城,人又低調,所以一直沒動他,但是誰又能保證他永遠那麽低調呢。

手上握著十萬大軍,想低調都不成啊,如果手底下再有幾個脾氣暴躁別有用心的將軍,搞個黃袍加身也不是不可能啊。

對於河南來的情報,皇帝更加相信內廠的偵查,藍玉的戰績越是輝煌,他越是迷惑,各種各樣互相矛盾的情報,讓皇帝的眉心擰成了一個川字。

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李伯升的秘密奏折,到底是被逼到絕路上的武人,言辭間毫不忌諱,直接點明藍玉有可能通敵賣國!

皇帝在養心殿內來回踱了一下午,最終想出一個試探藍玉的辦法,他直接下令給軍前,命令藍玉揮兵急進,務必在一個月內收復河南!

不久,藍玉的回信來了,嚴明敵軍主力一直按兵不動,遊而不擊,雖然勝仗多多,但敵人實力未損,所以一個月之內收復河南並不現實,然後他又催要軍餉戰馬糧秣等物。

藍玉竟然抗旨不尊,皇帝大為憂慮,一天都呆在養心殿裏默默念著一句話,有那近侍小太監支起耳朵聽了個清楚,然後下值之後悄悄學給曹少欽聽,這句話是: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曹少欽陰險的笑了,老實說藍玉這老小子確實不好扳動,因為他忠心耿耿,而且心直口快,要說他謀反,就連老曹自己都不信,可是人算不如天算,最近發生的事情太過蹊蹺,簡直是天助我也。

看來漢軍裏有高人啊,離間計耍的出神入化,連我都差點被他們騙了。曹少欽暗道。

雖然已經看出這是一個針對藍玉的陰謀,但曹少欽卻刻意不去挑明,他要讓皇帝自己去判斷。

正所謂旁觀者清當局者迷,皇帝身處那個位置,思考的角度便不會一樣,更何況這位皇帝本來就是個多疑之人,什麽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皇帝是孤家寡人,除了他自己,全天下沒有一個人是他能無條件全盤信任的。

包括我在內,曹少欽這樣想。

……

次日清晨,一個爆炸性的消息震動了朝堂,皇帝決定禦駕親征,親自戡亂中原,若在以往,大臣們肯定會冒死苦諫,皇帝乃是萬金之軀,怎可親身犯險,更何況現在連皇儲都沒定呢。

可是敢說話的大臣都不在了,就連柳松坡也被貶去了嶺南,整個內閣被閹黨和少壯派把持,哪還有老成持重的大臣,這些蠅營狗苟之輩,想的無非是升官發財,投機取巧,皇帝禦駕親征,那可是立功的大好機會,所以皇帝旨意一下,除了幾個死腦筋的禦史跪在午門抗議之外,全部都是阿諛奉承的贊同之聲。

曹少欽自然也是贊同皇帝親征的,因為他知道,皇帝親臨前線之時,就是藍玉人頭落地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