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一統南北 第2章 這人我認識(第2/2頁)

楊峰和孟知秋都是狀元出身,深得皇帝寵信,年紀輕輕就身居高位,權勢滔天,又都是單身未婚的男子,在京城社交界可謂炙手可熱,的粉絲眾多,那些名媛貴婦,大家閨秀無不趨之若鶩,男人們也拜倒在他倆的權力之下,按說兩人應該惺惺相惜,情同手足才是,可是事實卻是兩人涇渭分明,井水不犯河水。

以前皇帝在的時候,兩人礙於面子,表面上還過得去,自打皇帝禦駕親征以後,便正式撕開臉皮,抱著有你沒我,有我沒你的決心對著幹了。

孟葉落生的英俊瀟灑,身材挺拔,玉樹臨風,待人接物很豪爽大氣,在京城大家閨秀心中的地位相當之高,但是因為他的身份特殊,來歷不明,在錦衣衛和內廠都幹過,所以很多官員對其很是忌憚,暗地裏將其稱為笑面虎、鬼見愁。還有人造謠說他的狀元頭銜也是作弊得來的。

而楊峰則完全不同,他是貧寒學子出身,和錦衣衛內廠沒有什麽瓜葛,雖然在外人看來,皇帝對楊峰和孟葉落一視同仁,但是那些在仕途上摸爬滾打了一輩子的人都能從蛛絲馬跡看出來,其實皇帝最寵愛的還是楊峰,差點就做了駙馬爺的人,那是開玩笑的麽。

至於孟葉落麽,不過是借了曹公公的助力才爬的那麽快那麽高,皇帝願意提拔他,恐怕也是為了給楊峰當磨刀石而已,就像當年立太子給其他幾個兒子當磨刀石那樣。

經有心人分析,認為孟葉落的仕途已經到頭,除非曹公公死掉,孟葉落本人又願意凈身進宮接替老曹的位置,才有可能和楊峰有一拼,事實上那種可能性是不存在的。

經過一段時期的鍛煉,楊峰已經不是當初那個意氣風發,嫉惡如仇的年輕書生了,身居高位的他磨練的極有城府,待人接物很有一套,那些人該籠絡,那些人該打擊,他心中極有分寸,對於官場盛行的那一套潛規則,楊大學士也保持了相當的尊重,不破人的財路,不撕人的臉皮。有時候還幫著打馬虎眼,免得手下那些小官辦差不利被內廠逮去。

這樣的上官誰能不喜歡,所以楊峰在官場上的人脈比孟葉落要略勝一籌,但是想就此扳倒內廠出身的孟葉落也不是那麽容易的,兩人明爭暗鬥,不知道交鋒了多少次,到後來連內閣都分成兩派,互相不搭理,內閣發出的公文,也往往是內容截然相反的兩份,讓下面的官員苦不堪言。

這天中午,兩位大學士很不湊巧的碰到了一起,車駕衛隊發生沖撞,將本來就不寬闊的大路擠得滿滿當當,互不相讓,雙方侍衛親兵推推搡搡,破口大罵,就差動刀子砍人了,兩位大學士卻都端坐在轎子裏裝作沒聽見,這種時候誰也不能松氣,不然面子就墜地上了,第二天肯定要稱為京城百姓茶余飯後的消遣:昨天誰誰又沒鬥過誰誰之類。

道路兩旁,百姓群中,一個低級錦衣衛也在抱著膀子看熱鬧,他身後還跟著一個短打漢子,面目猥瑣,捧著繡春刀點頭哈腰的,分明是個上不了台面的幫閑。

這位錦衣衛便是當年在太湖水寨混過的飛鷹堂副堂主沐臨風,自打上回舉報卓立格圖的事情過後,混得越發的差勁,差點被錦衣衛開革,幸虧文海念他的功勞,只是將其降了一級,淪為最低級的巡街錦衣衛。

即便是最低級的錦衣衛,也有人巴結,他身後這個跟班就是這種人,跟著當個跟屁蟲,混吃混喝,吆五喝六的,威風的緊,聽說這家夥當年在長安也是當過豪門公子的,有這樣的跟班,沐臨風倒也滿意。

街道上的對抗還在升級,如沐臨風這等低級小吏根本沒有湊熱鬧的機會,只能遠遠看點熱鬧,當看到著名的楊峰大學士先從轎子裏出來的時候,沐臨風笑道:“還是楊大人先撐不住勁了。”

後面幫閑跟著道:“楊大人好手段,他這一招叫以退為進,高明的很呢,孟大學士若是還不落轎,就顯得下乘了。”

沐臨風拍一下幫閑的腦袋,笑罵道:“到底是汾陽侯家的三少爺,官場上這一套你很懂嘛,不當官可惜了。”

這名幫閑正是當初橫行長安的汾陽侯府三少爺,呂叔寶。

呂叔寶訕笑道:“風哥過獎了,當年咱……”話沒說完,人便呆住了,眼睛直勾勾的望著遠處。

沐臨風順著呂叔寶的目光看過去,只見孟葉落大學士果然從轎子裏出來了,正笑容可掬的迎向楊峰。

“咋的了?”沐臨風推了一下呂叔寶。

“這……這個人……這個人我認識。”呂叔寶磕磕巴巴的指著遠處的人說道,手指都在顫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