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一統南北 第12章 生子當如劉元封(第2/3頁)

滿都古勒沉痛的圍著屍體轉了三圈,命人將屍體擡上馬車,在馬屁股上猛抽一鞭,馬兒吃痛狂奔起來,在曠野上一通猛跑,屍體經不住顛簸落於車下,落地之處便定位安葬之所。

雖然沒有正式成親,但安樂公主也算是滿都古勒的人了,葬禮規格按照王妃級別辦理。

消息傳到登萊,二皇子不以為然,妹子的死早在意料之中,她死比不死更加對大周有好處。

消息傳到京師,皇帝在儲秀宮呆了一天,滴水未進。

從此世界上再也沒有安樂公主了。

但蒙古人並沒有像皇帝設想的那樣,立刻對漢軍發動進攻,而是異乎尋常的選擇了沉默,既不開戰,也不向周皇興師問罪,這倒讓皇帝對滿都古勒有些贊賞,此子能忍受殺妻的屈辱,非等閑也。

一樁公案就這樣莫名其妙的平息了,當事者三方誰也不願提起,但誰也不會忘記。

……

三股勢力,此消彼長,就這樣僵持著,積蓄著實力,過了三個月後,從大漠傳來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昔日的突厥又卷土重來了,元封腹背受敵,西涼的人馬忙於抵禦突厥,無法馳援中原了。

最大的憂患解除,滿都古勒大喜過望,催動大軍南下,修書一封送往徐州,要與元封會獵中原,同時密信送往京師,請周軍北上,夾擊漢軍。

正是秋高馬肥之際,收割過後的中原大地一望無垠,平坦開闊,天氣適宜,軍糧充足,正好打仗。

蒙古軍裹挾了大批北方百姓充為壯丁,軍隊如同滾雪球一般壯大,再加上二皇子派出協助的軍隊,兵力幾達二十萬,另有淮河一線北上的周軍二十余萬,共四十萬大軍從南北兩個方向,以摧枯拉朽之勢向著盤踞在徐州一帶的漢軍逼近。

徐州府,漢軍大帥府,大堂中央的巨型木台上,是中原地形的沙盤模型,代表三方力量的小旗幟插得密密麻麻,黑旗在北,黃旗在南,紅旗在中央,黑黃兩種顏色的旗幟明顯比紅旗多的多。

眾將軍圍在四面,討論著戰局的走向,一位將軍看到敵眾我寡,不禁感慨道:“真不知道他們那裏來的這麽多兵。”

“強征民夫而已,本來軍役只是征召十八歲以上,三十歲以下的男子,現在恐怕連十三歲的孩子,六十歲的老人都要強征入伍了。”藍玉哀嘆道,他曾經身為大周的兵部尚書,對於兵員潛力自然很是清楚。

“這樣打法,早晚打得中原十室九空,赤地千裏啊。”元封也不禁感嘆道。

“所以能制止這場慘劇最好的辦法就是盡快掃平韃子,飲馬長江,讓百姓不再受苦受難。”徐達接著說。

話說得簡單,現在漢軍自身難保,哪裏還有實力去挽救天下蒼生。

好在虛張聲勢擋住了滿都古勒的南下鋒芒,這幾個月裏,漢軍也積蓄了不少火藥炮彈糧草,修建了城墻壁壘,軍士們也從上一場大戰後的疲憊中恢復過來了。

別看賬面上的軍隊數字很嚇人,動輒十萬大軍,其實真能拿出手打仗的不過幾萬兵而已,其余的只不過是趁個人場,跑跑龍套而已。周軍勉強拼湊出的二十萬大軍純粹就是紙糊的老虎,戰鬥力不堪一擊,所以漢軍將防禦重點放在了北線。

滿都古勒手底下倒是真有些能征善戰的軍隊,蒙古人自打退到大漠以後,就一直沒有停止過戰爭,不管是南下打草谷還是內部紛爭,騎士們的刀就沒有停歇過,多年的征戰造就了一大批彪悍的戰士,本來分屬於不同部落,不同家族的草原雄鷹們,現在為了同一個目標,走到一起來。

徐州北,九裏山,這裏是楚漢相爭的古戰場,當年漢高祖劉邦曾經在這裏擊敗了項羽的主力軍團,扭轉了戰略態勢,奠定了大漢朝的基礎,如今,新的漢王劉元封在這裏擺開軍隊,與南下的蒙古軍決戰,這一戰雙方都希望畢其功於一役,均出動了壓箱底的精銳人馬。

漢軍占據戰場主動權,背靠大山擺下陣勢,一片片紅旗漫卷,陣勢森嚴,山頂之上,一面高高的大纛迎風飄揚,這裏是漢軍的司令台,元封親臨一線,指揮作戰。

從山頂上望過去,是望不到邊的蒙古大軍,黑色的隊伍一層疊著一層,無窮無盡,人喊馬嘶,喧囂不止,當軍隊向前推進的時候,連大地都為之顫動。

擺在第一線的全是騎兵,馬術精良的蒙古好漢肆無忌憚的在漢軍的射程之內縱馬來回疾奔,玩弄著這種花哨的技巧,根本不把對手放在眼裏。

漢軍第一次和蒙古軍對陣,韃子們的實力遠比他們的老對手周軍要強大的多。站在第一排的漢軍士兵都感受到了這種威壓,握著長槍的手微微顫抖,嘴唇發白,背心冒汗,但是沒有一個人退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