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一統南北 第32章 定江南(第2/2頁)

車隊中的人紛紛痛哭失聲,高喊多謝天兵救命之恩,北軍騎兵呼嘯轉來,為首者高聲道:“再往北走十裏就安全了。”說罷領兵繼續巡邏去也。

車隊收拾了屍體,繼續前行,到了鎮江附近,看到一如往昔般繁華的江南景象,眾人更加感慨,後悔當初不盡早歸降北漢。

來到京城之後,找個客棧住下,然後托了關系遞話給朝廷,說是江南民間代表來訪,元封的六部內閣,沿用了不少江南本地人,這些人大多出自江南各個書院,想找幾個熟人還是很簡單的。

民間請願的名單送到元封面前,他草草瀏覽一番,忽然被一個名字吸引住,指著名單道:“這一位,可是古道西風瘦馬,斷腸人在天涯的馬致遠?”

官員曰:“正是。”

元封撫掌笑道:“原來還是故人,開正門,我要親自相迎。”

漢王劉元封將親自出迎,接見江南父老,當這個消息傳到客棧之時,父老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本來以為有個員外郎級別的官員接見他們就不錯了,沒想到漢王竟然如此禮賢下士,體察民情。

一幹父老齋戒沐浴換了體面衣服,浩浩蕩蕩來到午門前,跪了一地,午門大開,衣甲鮮明的將士先開了出來,燕翅排開,然後是漢王的禦駕,年輕的帝國統治者依然是半舊的暗紅色團花戰袍,頭戴武巾,樸素之極。

江南耄耋們鬥膽擡眼望去,無不贊嘆,漢王真是聖君仁主!

元封下馬,龍行虎步來到跟前,和顏悅色道:“諸位父老,快快請起。”

父老們都不敢起,為首一個白胡子老頭哭訴道:“江南生靈塗炭,萬望大軍南下,解萬民於倒懸,聖天子如果不答應,我們便不敢起來。”說著,又拿出一個卷軸來,“這是江南父老的萬民請願書。”

漢王命人接了卷軸,當眾大開,足有三丈長的卷軸上寫滿了字跡,全是江南名士的簽名,其中不乏血書。

元封等的就是這一天,與其主動興兵打過去,不如等人家來請,畢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力,看到萬言書,他便明白火候已到,當即道:“萬沒料到江南已經淪落至此,百姓遭殃,我感同身受,豈能袖手旁觀,來人啊!”

一幫文武應聲道:“在!”

“傳令前軍,即刻南下,不管有什麽困難,務必要在一個月內掃清禍亂,還江南父老一個朗朗乾坤!”

“是!”

事情如此順利,百姓們激動地流下了幸福的淚水,此時元封道:“馬致遠馬兄可在?”

一個清瘦但是精神矍鑠的中年人從隊伍後排站起:“大王,馬致遠在此。”

元封道:“涼州一別,不知不覺已經數載了,馬兄可曾想到,我們會在此見面。”

馬致遠也感慨道:“在涼州之時,我便感到大王絕非池中之物,早晚會有飛黃騰達,鼎定中原的一日。”

元封哈哈大笑:“來,馬兄,還有眾位父老,進來敘話。”

眾人受寵若驚,大王親自接見就夠給面子了,沒想到還請他們去皇宮裏坐坐,此等仁愛君王,普天之下也難尋啊。

來到武英殿,眾人只看到大殿之上,禦座一旁正坐著一個女子,鳳冠龍袍,甚是眼熟,老頭子們都是近視眼,離近了一看才看清楚,這女子並不是漢王的妃嬪,而是南漢女皇劉沁心!

乖乖隆地咚,漢王竟然把女皇都請來了,人家不得天下才怪呢。

接下來自然沒什麽好說的,等於南漢朝廷全盤倒向北漢,元封也承認了南漢和夏沁心的合法性,北漢南漢一家親,共同對付叛亂反賊。

大軍早已養精蓄銳,盤整多日,將令一出,無不奮勇爭先,漢軍十萬大軍下江南,攻勢摧枯拉朽,毫無懸念,叛軍本來就四分五裂,形不成戰鬥力,在漢軍壓倒性的優勢兵力下作鳥獸散。

捷報傳到京師,武英殿內,君臣寥寥數人,孟葉落道:“恭喜主公平定江南,所耗用的兵力武器,比原先預想的要少了八成之巨,這裏面軍統司功不可沒,若不是他們策動叛亂……”

“好了,把葉唐調回來吧,賞賜萬兩銀子,田莊百頃,在兵部當個主事吧。”元封道。

“兵部主事,太低了吧,那軍統司呢,難道解散不成?”孟葉落驚訝道。

“幹臟活的人,只能給錢,不能給榮譽,軍統司自然是要解散的,這東西遲早養虎為患。”

一個月後,江南平定,再無禍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