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霓裳曲第二章 天王(第4/7頁)

狄青望見,只感覺那年輕人就像一把出鞘的劍!那年輕人臉色蒼白,目光有如劍鋒般敏銳,上下打量了狄青一眼,微有詫異,站起來對郭遵道:“郭指揮,這次還需你幫忙。”

郭遵緩緩點頭道:“國家大事,郭某當盡力而為。”

那年輕人再施一禮,轉身離去。狄青這才舒了口氣,被那年輕人盯著,感覺渾身上下都不舒服,不由琢磨起這年輕人的來頭。

郭遵目送年輕人離去,轉頭對狄青道:“你果然來了。”

狄青施禮道:“在下既然答應了,怎能不來呢?”

郭遵贊許道:“說的好,丈夫說到就要做到,若是連個信字都無能做到,何談保家衛國?我郭某這輩子不服旁人,只服那一諾千金的義士。其實我看到你的第一眼,就知道你是可造之材。那對子眼的法子,不是一般人能想得出來的。”

狄青見他看穿自己的小聰明,尷尬一笑。郭遵還待再說什麽,一禁軍走進來,低聲道:“郭大人,兄弟們都準備妥了。”

郭遵點頭道:“好,馬上出發。狄青,你可都準備好了?”

狄青點頭,不發一言。郭遵看出他的心事,說道:“大丈夫志在四方,若不趁年輕闖一闖,到老了終究會有遺憾。狄青,我想,你以後不會後悔自己今日的選擇的。”說罷他大步走出了縣衙,門外早已有數十禁軍在等候,每人身邊都跟著一匹馬。

郭遵命人又牽一匹馬兒過來,對狄青說道:“會騎馬嗎?”

狄青道:“騎過牛。”

郭遵笑道:“那也差不多了。到了驍武軍,不但要會騎馬,還要騎得最好。上馬!”眾人翻身上馬,動作矯健。狄青雖從未騎過馬,但身手亦是矯捷,翻身上馬,絲毫不甘示弱。郭遵見狀微微點頭,撥轉馬頭,一馬當先向東馳去。

這一路竟跑出了百來裏,一直到汾水岸邊方才稍歇。狄青少出西河,頭次跑了這麽遠的距離,忍不住回頭望了眼,知道每跑一步,就離家鄉遠了一步,離大哥遠了一分,心中難免傷感。轉瞬昂起頭來,心道郭遵說得不錯,男兒志在四方,自己不能讓旁人瞧輕了。

眾人到了汾河岸邊,乘船過河,然後一路南下又跑了數十裏,這才停了下來。

狄青只以為郭遵會轉向東南前往京城開封,不想郭遵竟命眾人尋找汾河稍淺的地方再次渡河,竟又向來時的方向奔回,走的盡是偏僻的山路。狄青大惑不解,不明白郭遵到底要去哪裏。因為從路途來看,郭遵完全是在繞圈子,如果這樣趕路,豈不從西河徑直南下更是痛快?可他見眾人都是肅然無語,也就不再發問,暗想反正你們管吃管住,我跟著就是。

沒想到當晚眾人都在山野留宿,從包袱中自取幹糧,就著山泉食用。狄青那匹馬上也有個包袱,裏面放著幹糧、臘肉和果脯。狄青悶葫蘆一樣,吃了幹糧後,找了幹草鋪在山中背風幹燥的地方休息。他自幼貧寒,並不以風餐露宿為苦。

半夜時分,狄青靠在山壁上,望著星空璀璨,銀河劃空有如天塹,暗想和大哥這麽一別,不知何時再能相見。正思念間,聽到左側有極輕的腳步聲傳來,狄青心中一凜,扭頭望過去,見到郭遵正站在不遠處望著自己。

狄青緩緩起身道:“郭大人,找我嗎?”

郭遵微笑道:“你耳力不錯,是個習武的胚子。可惜的是缺乏名師指點,武技還有待提高。”

狄青點點頭:“在下家貧,請不起師父。”

郭遵坐了下來,招呼狄青也坐下,不談武功一事,問道:“你聽過彌勒教嗎?”

狄青道:“聽過。可若非大人當時指出,我還不知道那些人是彌勒教的人。可是彌勒教又怎麽了?好像大人對這個教極為痛恨?”

郭遵嘆道:“‘釋迦佛衰謝,彌勒佛主事’這句話你聽過沒有?”見狄青搖頭,郭遵笑道:“其實我在你走後,就派人調查了你的身世,知道你家境貧寒,為人仗義,不過很少出西河,當然很多事情都不知道,我多此一問了。”

狄青慚愧道:“在下本就是個蠻力小子,知道的不多,讓大人見笑了。”

郭遵道:“誰又生下來就懂這些呢?狄青,寧笑白頭翁,不笑少年貧,我看得出,你有志向,有氣節,若能發憤圖強,以後前途無限。”

狄青心下感激,道:“多謝大人謬獎。其實……”他想要說些什麽,終於還是忍住。

郭遵盯著他道:“其實什麽?”

“其實也沒什麽。”狄青嘿然一笑,“不過是鄉下人的妄想罷了。”

郭遵反倒來了興趣,“說來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