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關河令第十二章 誓言(第3/10頁)

八王爺嘆了口氣,“你沒有線索,我卻有線索了。”

狄青驚喜交集,急問,“什麽線索?”

八王爺抿了口茶水,緩聲道:“太後臨終前,曾說過,‘五龍本香巴拉之物,要找到香巴拉,一定要……’這句話就是線索所在。”

狄青一直被五龍的迷離所吸引,到現在才想起今日來此,就是要問太後的遺言,惴惴道:“一定要什麽?”

“一定要找到份地圖!”八王爺長籲一口氣,一字字頓道。

狄青感覺腦海中有什麽劃過,像是失落了極為寶貴的東西,忍不住道:“什麽地圖?”

“香巴拉的地圖!”八王爺輕聲道,“我費盡周折,已打聽到,有個姓曹的人手中有份香巴拉的地圖。我已派人去買,只要地圖到手,找香巴拉再不是虛妄之事!這地圖絕非無稽之談,我有八成的把握確定,那地圖是真的!”

驀地見到狄青臉色蒼白,八王爺忍不住道:“狄青,你怎麽了?”

狄青差點一頭撞死在桌子上,他突然想起種世衡曾說過,有個姓曹的人有香巴拉的地圖賣,但他根本不信了。難道那份地圖,就是八王爺說的?

難道說……那地圖竟是真的?

他在最接近香巴拉的時候,竟又和香巴拉擦肩而過?

狄青失魂落魄,良久才把種世衡所言說了遍,沮喪道:“伯父,我本以為種世衡在騙我,沒想到他說的竟是真的。我立即前往西北去找種世衡。”

八王爺也有些詫異,喃喃道:“奇怪,我費盡艱辛才找到那曹姓之人,種世衡怎麽會輕易知道這個消息呢?”他略作沉吟,搖頭道:“賢侄,你莫要急,有時候急反添亂。我派出的人出發多日,想必已要回返,你若前往西北,說不定反倒錯過。”

狄青皺眉道:“那我現在怎麽辦?”

八王爺嘆口氣道:“等!除了等之外,我也沒有好辦法。”

狄青只能點頭,忍不住問一句,“伯父,曹姓那人是誰,你如何能這麽肯定,他手中有香巴拉的地圖。”

八王爺猶豫道:“我答應過他,不能泄露他的底細,我能肯定他有香巴拉的地圖,也是很有原因。但這原因我暫時不能說,狄青,你信我,以後我遲早會說。”

狄青見八王爺滿是為難,也不好逼問,可還有個疑問,又問:“如果傳說中的香巴拉是真的,那地圖也是真的。那人為何不自己去找香巴拉得償心願,反倒要把香巴拉的地圖賣出去呢?”

八王爺微微一笑道:“這其中的關鍵不難解釋。就像賢侄你,就算有平定西北之能,奈何有心有力沒有機會。就算有地圖,要尋找香巴拉也不是容易的事情。那曹姓之人,本是西北一望族後人,落魄至今,已無能去尋香巴拉了。”

狄青舒了一口氣,喃喃道:“原來如此。眼下看來,只能等下去了。”

雪飄霜冷,日出日落。

狄青雖知道要等,可也沒有想到,他在郭府一等就等到了暮春時分。

狄青人在汴京,閑職總是無事。不過趙禎隔幾日就會找狄青入宮閑聊治國大事。

那個曾經仿徨無助的君王,終於可以自己獨掌大權,漸漸的忘卻了曾經的憂傷,忘記了以往的不快,眉宇間,總有著意氣風發的快意。

狄青這一日又得趙禎宣召,忍不住的皺眉。他知道自己對治國一事本無興趣,自知見識更說不上高明。趙禎召他,與其說是商議,毋寧說趙禎是一個人在高談闊論。

這段日子來,朝廷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兩府中人更是改換了許多。趙禎拜昔日兩位恩師張士遜、李迪為相,薛奎原封不動,仍為兩府參政。

狄青對這個安排不出意外,他當初也在宮中,知道薛奎當初在太後兗冕的事情上,做出了正確的選擇,因此得到了趙禎的賞識。稍讓狄青有些意外的是,呂夷簡竟被從趙禎從兩府中剔除,出判澶州!

狄青能有今日的地位,還是得呂夷簡的任命。狄青也知道,趙禎和呂夷簡關系本是不差,如今趙禎當權,本當更加重用呂夷簡才對。狄青隱約聽說,因為郭皇後和呂夷簡不和,屢次說呂夷簡本是太後身邊之人,為人兩面討好。趙禎心有忌諱,這才將呂夷簡趕出汴京。

可內情到底如何呢?沒有誰能肯定。

但誰都知道,天子這次對朝臣改動的原則是,當年和太後關系親近的朝臣,多數貶用!

因此開封知府程琳被趕出京城,兩府的夏竦、陳堯佐等人也是親近太後的黨羽,亦被調離京城。

相反,當初得罪太後的人,比方說範仲淹、宋綬、歐陽修、尹洙等人,盡數得以回轉京城,加官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