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關河令第十八章 霹靂(第3/8頁)

為國而戰,後退者死!

眾人聽到這句話的時候,心中已有悲涼之意。三川口一戰,只是郭遵、王信、劉平幾人,就讓元昊不敢小窺了宋人,可這疆場上,也就只有這幾人。

狄青喃喃道:“為國而戰,後退者死?那郭大哥呢?”

年輕人握緊雙拳道:“郭大人若走,沒有人攔得住他。可他仍苦戰冰水中,為其余人爭取逃命的機會。黨項軍不知派了多少高手去圍攻他,他最後深陷重圍……身中數箭,馬兒慘死,人也湮沒在冰河之中……後來,黨項人都說,郭大人死了!那種情況,他怎能不死?”

狄青嘴角抽搐,低聲問,“那後來呢?”

年輕人哀聲道:“郭大人死了,劉平見狀不妙,知道再也沖不破黨項人的圍攻,只能後退。後來的事情,我因為暈死在戰場上,並沒有親見,只是聽說劉平雖敗,但拖住了黨項人進攻延州的步伐,又戰了兩天,最後和石元孫部全部戰亡。”

他聲音越來越低,口氣中明顯有些不自信。難道說他只是因為沒有親見,所以不敢肯定劉平、石元孫的結局?

狄青敏銳的感覺到這點,但一時間不知道怎麽開口。飛鷹悠然道:“我聽說的卻有點不一樣。”

年輕人怒視飛鷹道:“你認為我撒謊了?你可以不信我,但怎能不信郭大人?”他迷失在沙漠中,被飛鷹救下,本對飛鷹有些感激,可這刻怒發沖冠,恨不得與飛鷹一戰。他不知道飛鷹是什麽人,但聽飛鷹說,狄青來了,他也忍不住來了,將所知講了一遍。

這是黨項人的地域,可他不怕講,這種事情,講出來就算馬上死了,他也不在乎。

飛鷹銳利道:“我不敢懷疑你說的前半段,但你後面說的有問題。”

年輕人眼露痛苦道:“有什麽問題?”

飛鷹避而不答,緩緩道:“黃德和敗退,導致宋軍終敗。可宋軍雖敗猶榮,他們以疲憊的萬人,拖住元昊的十數萬人馬,已讓元昊吃驚。宋軍本是敗亡的結局,但他們拖了三天,西北各路援軍終於趕到,元昊在三川口五龍灘雖勝,但是慘勝,損失的不止是近兩萬的兵馬,還有必勝的信心。試問他以十數倍的兵力圍攻宋軍,都是如此艱難的勝出,讓手下怎能再有作戰的決心?元昊看出這點,在圍殺了劉平、石元孫兩部後,就沒有試圖南下,也沒有進攻延州城,反倒回撤金明寨防禦,又順取平遠、塞門兩地,自此延州城以北,除了青澗城外,盡數落在黨項人的手上。”

狄青急問,“青澗城現在如何了?”

飛鷹道:“青澗城一直都在嚴防死守,元昊不能破。宋廷這次顏面盡失,當然不會再棄此地,是以也派兵增援青澗城,眼下大宋和元昊又處於僵持階段,但大宋延邊已岌岌可危。”

狄青舒了一口氣,暗想種世衡有先見之明,總算保住延邊附近的一塊疆土。

飛鷹又道:“黃德和回到延州後,對範雍說劉平、石元孫作戰不利,喪師辱國,陣前叛變,已投靠了元昊。範雍信了黃德和所言,急於推卸責任,又把這件事奏給朝廷,結果當今聖上聽了,氣憤無比,立即派兵將劉平、石元孫兩家的家眷全部抓起來,投入天牢,準備秋後處斬。唯一沒有受到責罰的就是郭遵,因為所有人都知道郭遵的忠烈,也知道郭遵對聖上忠心耿耿,就算黃德和這種人,恐怕也不敢冤枉他。”

眾人都是大為詫異,不想事情竟然變成這個結果。

狄青失聲道:“聖上不會如此糊塗。那後來如何呢?”

飛鷹冷笑道:“你真以為趙禎有多聰明,他若真的聰明,怎麽會派範雍、夏守贇這種蠢材來守邊?”他孤傲非常,看起來連大宋天子都不放在眼裏,又道:“後來幸好有範仲淹上書質疑,龐籍力保,再加上禦史文彥博前往延州,這才調查出事實真相,將黃德和腰斬在延州城下示眾,還所有人一個清白。不過黃德和有件事倒沒有說錯。”

年輕人額頭青筋暴起,緊握雙拳,上前喝道:“他滿口謊言,一個字也信不得。”

飛鷹淡淡道:“他說劉平投降了元昊,這點最少沒有說錯!”

年輕人目眥欲裂,叫道:“你說什麽?劉平怎麽會投降黨項人?”他雙目紅赤,竟是極為憤怒。

飛鷹一字字道:“郭遵是死了。但劉平沒有死,石元孫也沒有死,就算鐵壁相公李士彬也沒有死!該死的沒有死,但不該死的卻去了。劉平他們都被擒到了興慶府,據我所知,再過幾個月,元昊就要立國,和大宋、契丹平起平坐、三分天下。而這些人已被封賞,到時候都要跪拜稱臣,可笑大宋還不信這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