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配合默契(第3/3頁)

而且自從高力士被貶以後,李隆基對他們這些監軍的報告已經遠遠不如從前重視了,從前當他一封信發出後,一定會有回信,可現在回信沒有了,據宮中人說,魚朝恩並沒有得到這個權力,李隆基荒廢朝政,對他們的報告也是想到了才問一問,平時根本就是不聞不問。

也就是說,他已經快成為多余的人了,可能隨時會被裁撤,就算不裁撤,一旦魚朝恩掌握了監軍管理權,那他邊令誠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這就使邊令誠有一種朝不保夕的感覺,這就更使得他看重錢財了。

或許是李慶安所送錢財的作用,邊令誠與李慶安之間已經形成了一種默契,現在邊令誠基本上都不會離開龜茲城了,安西發生的各次戰役,他都是派手下去完成,然後由他匯總向李隆基報告,這些報告基本上都是有利於李慶安,尤其兩個月前吐蕃軍有向小勃律動兵的跡象,他其實並沒有可靠的依據,也是聽安西軍斥候的報告向李隆基發了一封短信,這就是一種默契,他知道李慶安需要它這份報告。

所以今天李慶安來找到他,他便知道,他又需要和李慶安默契一次,向李隆基報告了。

不過這一次和從前又有些不同,原因是三天前,慶王李琮也來安西赴任了,也就在龜茲城,這多多少少讓邊令誠感到一絲為難。

在邊令誠的書房裏,李慶安正和他秉燭夜談,慶王的到來,從某個角度上來說,威脅到了他們兩人的利益,使他們兩人走到了同一條戰線上。

“大將軍,回紇不同吐蕃與大食,回紇和大唐素來交好,一旦他們知道唐軍也出兵進攻回紇,必然會向朝廷告狀,朝廷的質疑很快就會到來,我感覺這件事大將軍沒有處理好,大將軍不該出兵,只派十幾名將領去擔任主將便可,這樣回紇也抓不到什麽把柄,不管他們怎麽告,也基本上影響不到大將軍。”

李慶安也微微一嘆道:“我何嘗不想如此,可如果沒有唐軍參與,同羅他們三部番兵未必是回紇人對手,我也擔心啊!”

說到這,李慶安從懷中取出一封信,遞給邊令誠笑道:“這是吐蕃與回紇勾結的證據,被我的邊軍抓住他們探子得到,把這封信交給朝廷,再說明是回紇人挑釁在先,我想這樣就可以說明我為何要向回紇用兵了,這實際上是為了吐蕃戰役能順利進行,所以也算是吐蕃戰役的一部分。”

邊令誠打開信看了看,信給吐蕃大論尚息東贊寫給回紇的信件,是用吐蕃文及回紇文寫成,下面還有尚息東贊的押印,邊令誠有些將信將疑,他懷疑這封信是李慶安偽造,不過就算是偽造,回紇人也有口難辯,畢竟是他們越境動手在先。

邊令誠想了想便笑道:“有了這封信,我們便可以向聖上交代了,大將軍其實並不是攻打回紇,而是教訓越界挑釁的拔古野部,所以大將軍才會出兵協同作戰,大將軍以為這樣向聖上報告可好?”

李慶安也想了想道:“監軍不妨再加一句話,我們主要是為了防止回紇拔古野部趁安西軍和吐蕃戰役時發難,影響到吐蕃戰役的大局,所以才出兵金山以東,建立金山防禦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