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賣官之案(上)(第2/3頁)

“我想查什麽事,你知道了嗎?”

“卑職已經明白。”

岑參將匯總清冊遞給李慶安道:“這是今年各軍提交的升職匯總報告,請大將軍查看。”

李慶安立刻接過總冊,迅速翻了翻,心中繃緊的一根弦驀地松了,還好,雖然各軍都有被駁回的人選,但大多不超過十人,最多也就是荔非元禮的河中軍,有近二十人被駁回,但他卻上報四百余人,這個比例還是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如果有問題,也會是下面人私自所為。

唯獨瀚海軍,被駁回的人數是那麽刺眼,一百一十五人,封常清還居然用筆在旁邊打了一個問號,這說明他心中也有數了,那他為什麽不早告訴自己,而是讓自己去發現?難道南霽雲真的也涉案嗎?

這時,門外傳來了親兵的稟報聲,“嚴先生來了!”

李慶安精神一振,他正想找嚴莊呢!他就來了,連忙道:“快請進來!”

門開了,進來的卻是兩人,一個嚴莊,另一個卻是裴瑜,被他派到拜占庭帝國的特使。

李慶安大喜,急對裴瑜道:“你不去怛羅斯城了嗎?什麽時候回來的?”

“我聽說大將軍回來了,便快馬加鞭趕回。”

“來!來!快請坐下。”

李慶安親熱地將裴瑜拉坐下,旁邊嚴莊笑呵呵地自己坐了,不打擾他們敘舊,李慶安娶了獨孤明月,便和裴家有了姻親關系,裴瑜便成為他的族黨,為人又務實能幹,以後必將前途無量。

裴瑜坐了下來,李慶安又給他倒了一杯茶,笑道:“裴閣老若見他的孫子變成了黑炭,不知會心疼成什麽樣子。”

裴瑜也笑道:“這樣很便利,一路上都以為我的是突厥人,省得我化裝了,連拜占庭的皇帝也以為我是突厥人。”

“你見到拜占庭的利奧三世了?”

裴瑜搖搖頭笑道:“利奧三世在天寶初年便去世了,現在是他兒子君士坦丁五世在位,不過大將軍雖然寫錯了皇帝,君士坦丁五世也沒有在意,他還以為唐朝還是則天皇帝在位呢!”

李慶安大笑,“這倒是很有趣,我只犯了十年的錯誤,他們卻犯了五十年的錯誤。”

笑罷,他又問道:“那他對我信中的建議是什麽態度?”

裴瑜臉上的笑容也去了,他嘆了口氣道:“君士坦丁五世雖然年輕,但非常慎重,他說自己不是很了解唐朝的情況,希望能多和唐朝交流,沒有提到與唐朝聯合進攻大食之事。”

李慶安點了點頭,他能理解拜占庭皇帝的慎重,畢竟自己不是大唐皇帝,不能代表唐王朝的意志,如果他貿然答應,安西換了新節度使,卻不承認聯合一事,拜占庭就尷尬了,不過既然拜占庭皇帝沒有明確拒絕,就說明他對聯合攻打大食一事也動心了。

想到這,他便問道:“那他有沒有說,怎樣加強交流?有沒有什麽書面的回信?”

裴瑜道:“沒有書面的回信,不過他說他會在適當時候派使者來碎葉,聽他的口氣,他好像是希望伊蒂爾城能成為兩國的中轉貿易城。”

‘貿易!’李慶安點了點頭,他大致明白了,拜占庭帝國想和唐朝貿易往來,這也算是一種交流方式。

“你對拜占庭帝國有什麽感想?”

“他們的都城臨大海而建,是一座堅固得無以倫比的雄堡,我不知道用什麽辦法能攻克,城內繁盛異常,尤其對外商業十分繁盛,普通民眾窮困潦倒,但貴族們從對外經商中獲利,生活奢靡無比,他們也有養蠶織絲,但品質很差,所以唐朝的一匹絲綢在那裏要賣五個拜占庭金幣,仍然供不應求。”

裴瑜從懷中取出一枚金幣,遞給李慶安笑道:“這就是他們的金幣,他們叫金索裏。”

李慶安這兩天正在關注鑄幣,他連忙接過金幣仔細看了看,金幣不大,有點像大唐新鑄的銀錢,是一種不規則的圓形,做工比較粗糙,中間沒有孔,兩面都有圖形,正面是基督的圖像,背面像一種權杖似的東西,還有一圈羅馬文字,雖然粗糙,但含金量很高。

裴瑜指著基督像笑道:“這是他們崇拜的聖人,不過拜占庭皇帝正反對崇拜聖人,到處可見軍隊在搗毀聖像,燒死修教士,因為局勢太亂,我也沒有多住,便回來了。”

雖然拜占庭之事他很關心,但賣官一案卻迫在眉睫,李慶安便拍拍裴瑜的肩膀笑道:“你一路辛苦,先回去休息,明天我再和你詳談拜占庭一事。”

裴瑜知道李慶安見嚴莊有要事,便起身笑道:“那我就先告辭了。”

他向嚴莊點點頭,便退了下去,待裴瑜走了,李慶安這才暫時把拜占庭之事放在一邊,問嚴莊道:“慶王之事如何了,他肯去沙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