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再行一棋(第3/4頁)

如果某個官員現在來見他,一定會大吃一驚,一定不敢相信,躺在床上這個骨瘦如柴的老人竟然會是掌管大唐相權十幾年的李林甫,病痛的折磨在半年時間內使他生命幾乎已流逝殆盡,原來高胖威武的李林甫此時只剩下一把骨頭,就儼如一層皮包著一具骷髏躺在床上,或許是他生命將終,這兩天他的思路竟變得空明起來,他開始在最後回味人生的點點滴滴。

盡管他的家人已經不把任何朝廷之事告訴他了,但兒子李崿還是把李慶安是建成之後的秘密告訴了李林甫。

實在是這個消息太令人震驚了,李崿一連說了三遍,李林甫才聽明白兒子的意思,他那如骷髏般的臉上竟出現了一絲意味深長地笑意,他低微地說道:“我就知道……他……不是一般人。”

“那父親,我們該怎麽辦?”

過了很久,李林甫才吃力地問道:“他沒有……否認嗎?”

“沒有,聖上沒有否認,他似乎默認了,這件事已經傳開。”

李林甫臉上的笑意裏帶了一絲嘲諷,他斷斷續續道:“那是……他失策了。”

“父親的意思是說,聖上應該否認李慶安是建成之後嗎?”

李林甫沒有回答,閉上了眼睛,良久,他睜開眼對兒子道:“派人去大唐各州宣揚此事,你再……寫封信給他!”

當天晚上,李林甫陷入了深度昏迷,再也沒能醒來,十天後,李林甫與世長辭,甚至連遺囑都沒有能留下來,但他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卻給兒子指出了一條路,他的家族要投靠李慶安。

……

李慶安是唐初太子李建成後人的秘密在剛開始時只在朝堂中傳播,但僅僅過了一夜,便在李林甫家人之類的有心人的刻意傳播之下,傳遍了長安的大街小巷,這種秘密是最讓人感興趣,一時間,茶館、酒肆、青樓、客棧,幾乎所有的公共場所都在談論這件事,這個消息讓所有人都大感意外,而恰好這個時候,一首岑參寫下的李大將軍西征詩也風靡了長安。

君不見 走馬川行雪海邊,

平沙莽莽黃入天。

輪台九月風夜吼,

一川碎石大如鬥,

隨風滿地石亂走。

匈奴草黃馬正肥,

金山西見煙塵飛,

漢家大將西出師。

將軍金甲夜不脫,

半夜軍行戈相撥,

風頭如刀面如割。

……

正是在這首詩的烘托之下,李慶安再一次成為了長安人關注的焦點,再一次掀起了長安人對安西的向往,僅三天時間,一百多名熱血沸騰的國子監學生便毅然佩劍踏上了前往安西的征程,去實現他們追隨李慶安建立功業的雄心壯志。

這首詩不僅使平民和國子監學生對李慶安充滿了敬仰,更多的士大夫階層開始對他刮目相看了,尤其李慶安既為宗室之後,他的身上便多了一層貴族的光環,這種光環使他灰姑娘般的身世一下子變得高貴起來,而且他居然是高祖長子李建成的嫡曾曾孫,這種血統甚至比李世民的子孫還要高貴幾分,這在極為重視出身背景以及血統的大唐是十分重要。

這樣一來,李慶安不再是一個普通的將軍,不再是一株讓人看不上眼的胡楊柳,他變成了一株可以招攬鳳凰來依附的梧桐大樹,尤其是一些關隴大族,開始對他生出了一種別樣的心思,他們在考慮,李慶安能不能成為他們的利益代言人?

但有人敬仰就會有人嫉恨,就在李慶安的名聲如日中天之時,一道李隆基下發的旨意使李慶安的命運又變得撲朔迷離起來,任命夫蒙靈察為安西節度副使兼西州都督、五鎮兵馬使、兼安西營田使。

……

夫蒙靈察激動得幾乎一夜沒有睡覺,他從書架頂上翻出了塵封已久的安西地圖,他撫摸著那一個個曾經無比熟悉的名字,往昔的金戈鐵馬歲月又浮現在眼前,龜茲、焉耆、於闐、疏勒、碎葉,從前的四鎮兵馬變成了五鎮,這是安西除了節度使外最有實權的職務,目前由李慶安兼任,掌控著安西的軍權。

夫蒙靈察當然也知道李慶安不會甘心放棄,但這是李隆基的旨意,是朝廷的正式任命,除非他已經舉旗造反,否則他不敢不從,只要自己到了安西,那些他一手提拔起來的舊部,畢思琛、王滔、康懷順、陳奉忠等等,他們還在安西為官,被李慶安排擠,怨恨已久,他們不會容忍李慶安的為所欲為,一定會支持自己,迅速形成他的勢力,這一點夫蒙靈察對自己很有信心。

“老爺,你就睡一會兒吧!”

天快亮時,夫蒙靈察的老妻端一碗參茶進了書房,她見夫蒙靈察興奮得一夜未眠,不由嘆了一口氣勸他道:“老爺,你已經六十有七,眼看再過三年就退仕了,何必又跑安西去呢!我也聽說那李慶安是建成太子之後,年輕有為,還是安西郡王,你這麽老邁,還能和他爭什麽,既然有一大堆孫子,就應該在家裏安養晚年,享受天倫之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