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陰影難消(第3/4頁)

安慶緒如釋重負地退下去了,大帳裏空空蕩蕩,親兵們也退下去了,史思明心中煩亂之極,他背著手慢慢走到大帳前,凝望著五裏外的那座雄城,他不由想起了那一幕幕使他不堪回首的往事,他想忘記、卻偏又在他心中越刻越深的往事,這竟成了他一生的惡夢,李慶安,這個他一生也不願意再見到之人,此刻就在潼關之上,成為他繞不過的一頭攔路虎。

“李慶安,為什麽冤家竟會如此路窄?”史思明喃喃地低聲道。

……

半夜裏,安祿山的回信到了,信中他大罵安慶緒無能,又責令史思明必須在三天內拿下潼關,若拿不下,提頭來見。

四更時分,安祿山的一萬大軍便悄悄離開了大營,向潼關摸去,他們想嘗試夜襲的可能,夜色深沉,黑漆漆的山路上伸手不見五指,軍隊在羊腸山道上摸索著向上攀登,就在這時,一名士兵想搬開一棵橫在山道上的木頭,不料這竟是唐軍埋在山道上的報警機關,隨著轟隆隆的一陣巨響,一塊重愈百斤的大石從山坡上滾落,頓時砸翻了五六名士兵,淒厲的慘叫聲驚破了黑沉沉的夜。

潼關上忽然鼓聲大作,一片火把呼地燃起,獵獵照亮了夜空,弓弦聲此起彼伏,箭如飛蝗,片刻之內,百步內擠滿的幾百士兵死傷過半,剩下的一百余人連滾帶爬向山下逃去。

緊接著,兩塊磨盤大的巨石翻滾著從城頭先後拋下,沿著羊腸小道向黑壓壓的河北軍砸去,山道上頓時傳來一片慘叫聲,近百人被這兩塊巨石砸翻,血肉模糊。

士兵膽寒股栗,齊聲大喊一聲,掉頭便向山腳下逃去,後面的士兵被帶動,也一起奔逃,片刻,山道上的士兵便逃得一個不剩,丟下了一地的屍體。

天漸漸亮了,一輪紅日噴薄而出,映紅了潼關內外,這時,史思明在一隊親兵的簇擁下牽馬走上了小道,他們揮舞著旗幟,示意城上士兵不要放箭,史思明無可奈何,他必須要索回孫孝哲的屍首,孫孝哲是安祿山的愛將,娶了安祿山的侄女,索回孫孝哲的屍首也是安祿山的命令之一。

史思明非常清楚奪下潼關的難度,潼關地勢險絕,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再加上是安西軍勇猛無比,王思禮又擅於守城,號稱天下第一守將,要想拿下潼關,幾乎就是白日做夢,能拿回孫孝哲的屍首,也算是一個交代。

當然,他也可以派其他人來和李慶安談判,但史思明心中有一個不為人知的秘密,他想利用這次和李慶安面對面交談的機會,來檢測一下李慶安對他的影響,他希望能夠就此擺脫心中的那塊陰影。

城上數千把弩弓都冷冰冰地對準了他,史思明站在百步外一塊凸出的大石上,雙手攏口向城上喊道:“請節度使大將軍出來答話。”

這時,城頭上幾名士兵閃開,李慶安拿著一副弓箭走到城垛處,他對史思明笑道:“原來是故人,史將軍別來無恙否?”

“大將軍,我想大家都是誤會,我家大帥聽說關中空虛,他唯恐關中被歹人所襲,傷及皇儲,便決定進京護駕,沒想到竟引來一場誤會,傷及士卒,讓人痛心啊!”

“既然是誤會,那史將軍就可以帶兵回去了,有我在關中護駕,不需要安帥再操心,他還是好好地管束好自己吧!”

兩人在城上城下一說一答,數萬名兩軍將士都在望著他們,山嶺上鴉雀無聲,只聽兩人在虛偽客氣地寒暄。

史思明硬著頭皮道:“只要大將軍把孫孝哲的屍首還給我,我便會即刻撤軍,這是我唯一的條件。”

李慶安冷冷笑道:“史將軍何不早說,那具臭皮囊我見了惡心,便已命人將他喂狗了,很抱歉,已經沒有了。”

“李慶安!你大膽。”

史思明勃然大怒,指著李慶安大罵:“孫孝哲將軍是河北名將,你竟敢如此羞辱他,你不怕天譴嗎?”

李慶安猛地拉開了弓箭,箭尖對準史思明道:“狗屁名將,不過是個叛賊罷了,史思明,你還有膽子在我面前說話嗎?”

史思明的心仿佛墜入深淵,他呆呆地看著李慶安的箭,往事如潮水般湧來,箭,李慶安的箭,那最後一箭的可怕,一種刻骨銘心的恐懼感瞬間便將史思明吞沒了。

“不!不!李慶安,你不要射。”

李慶安冷笑一聲,一箭射出,正中史思明的頭盔,將頭盔射出一丈多遠,史思明在這一刻變成了泥塑,一動也不動,兩只眼睛裏一片空白,泛著一種死亡特有的灰色,他突然大喊一聲,“我要死了!”

史思明竟不顧一切地跳下大石,撒腿便向山腳下跑去,系頭發的繩子被樹枝掛掉,軍服被劃破,軍靴也掉了一只,他全然不顧,他腦海只有一個字,‘逃!’逃得離李慶安越遠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