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楊家不甘(第3/3頁)

旁邊的楊玉珮卻一陣愕然,三妹這是在指誰,不會是說自己女兒吧?

楊玉環輕輕咬了一下嘴唇道:“三姐,我不懂你在說什麽?”

“你懂的,你心裏比誰都清楚。”

說完,楊花花將杯中茶一飲而盡,站起身道:“好了,我們就不打擾你清修,楊家之事幫不幫隨便你,當年是你把我們招進京,你把我們捧上天,現在又讓我們重重摔下來,這個責任你不願負,那也由你了,只能說這是我們的命,二姐,我們走吧!”

楊花花拉起楊玉珮便向外走去,老遠聽她大聲道:“二姐,你知道有人在盯著我們嗎?只要我們稍有不敬舉動,我們倆就立刻人頭落地,你信不信?”

“三妹,我不明白你在說什麽?”

“你不明白,但有人明白!”楊花花風一般大笑而去。

楊玉環忽然覺得自己疲憊不堪,她輕輕擺了擺手,對侍女雪娘道:“你去吧!把門關上,不要打擾我。”

她低低嘆息了一聲。

……

中午時分,大明宮內傳出了一個驚人的消息,聖上李豫正式下旨,任命安西節度使,趙王李慶安為大唐中書令右相,執政事筆,同時兼任吏部尚書,正式取代了楊國忠,而李慶安依然是安西大都護、安西節度使,並沒有因此奪去他的軍權。

這個消息傳出,令朝野震動,倒不是邊關大員不能擔任相國,當年河西節度使牛仙客便出任了左相,李林甫為右相時,又同時兼任朔方節度使和安西節度使,大唐文武之分並不是那麽嚴格,文官能打仗的例子比比皆是。

關鍵是李慶安在擔任右相的同時,還實領安西節度使,也就是他不僅軍權未丟,而且還掌握了相權,這真的是權傾朝野了,這種軍政大權共攬的情況,在大唐成立以來還是頭一遭。

一時朝野民眾議論紛紛,反對者有,而支持者也大有人在,反對者主要集中於高官權貴,李慶安在安西限田廢奴讓他們對李慶安不抱任何幻想,而支持者主要集中在中低層官員和廣大平民,他們並不在意誰掌權,他們只關心自己的俸料祿米能否足額發放,只關心長安糧價能否保持穩定,李慶安掌權,安西銀元必然會滾滾而來,安西軍隊必然會進駐關中,這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天快黑時,長安大業坊,一輛馬車在百名侍衛的保護下駛進了坊門,馬車又行了數裏,最後在一座大宅前停了下來,這座大宅是前吏部侍郎令狐飛的府邸,令狐飛是楊國忠的頭號心腹,也是他最信任的謀士,自從十天前,楊國忠被貶黜了右相,令狐飛也被免了吏部侍郎一職,賦閑在家,原本府前車水馬龍,熱鬧非常,現在也變得門前冷落。

馬車在令狐飛的府門前停了下來,一名侍衛奔上台階,對門房拱手問道:“請問令狐使君是否在家?”

門房疑惑地看了一眼車簾緊閉的馬車道“我家老爺在家,請問你們是……”

侍衛低聲道:“你速去通報你家老爺,就說太上皇有要事來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