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截斷歸途

大小勃律也就是今天克什米爾巴方實控區,位於高山和峽谷之中,延綿千裏,小勃律在北面,大勃律在南面,在傳統的地緣政治格局上,小勃律親唐,而大勃律則偏向吐蕃。

大小勃律之間盡管都是崇山峻嶺,但也有路途相通,發源於吐蕃象雄的信度河向北奔流二千裏後,在大勃律調頭,轉向西面的吐火羅,繼而再轉向南流入信德,最後在旁遮普入海。

調頭向西,流入吐火羅的信度河便成為了大小勃律的分界線,也是唐軍需要克服的第一個障礙。

此時已是貞治二年的一月中旬,盡管在平原地區已開始有了春的氣息,但在高海拔的高原山區依然是冰天雪地的世界,這裏的積雪終年不化,信度河卻因流經峽谷底部,水流湍急而難以凍結,終年不凍,河水在這裏谷深水急,根本無法渡河,如果不熟悉地形到這裏,最後只能繞道千裏,從健陀羅渡河前往朅師國,再從那裏進入大勃律,但七千唐軍在兩名向導的引路下,來到了大峽谷的邊緣,信度河在這一段又叫做獅泉河,向導知道有一條小路可以下到谷底,然後借助繩橋渡過湍急的河水。

只是繩橋早在天寶八年後便被小勃律人斬斷,這是為了防止吐蕃人借道大勃律再次進攻小勃律,但土生土長的獵人即使沒有繩橋,他們也能渡過急流險灘。

七千唐軍從懸崖上的小路艱難地下到谷底,戰馬也跟了下來,谷底水霧彌漫,白浪滔天,巨大的激流轟鳴聲震耳欲聾,這兩名向導都是當地獵人,他們紮了一只木筏,在一段約兩裏長十丈寬的急流中漂流,他們機會只有短短的一盞茶功夫,如果木筏被沖翻,他們必死無疑,或者錯過了時機,木筏撞上河中的巨石塊,他們同樣也會沒命。

但上天眷顧唐軍,兩名向導都有驚無險地渡過河水,這時,他們找到了兩塊突兀的巨石,將長繩繞過巨石,開始綁紮繩橋,其實他們只是搭幾股繩子,真正的渡河索橋他們做不到。

很快,三百余名唐軍工匠攀著長索爬到對岸,開始迅速搭建索橋,而對岸,同樣三百名軍匠也在配合對岸一齊搭橋。

如果是當地人搭橋,至少要一個月的時間,但在五百專業唐軍工匠的努力下,僅僅三天,一座長三十丈,寬僅一長索橋便搭建而成,上面鋪了木板,七千唐軍渡過了獅泉何,向大勃律浩浩蕩蕩開去。

……

大勃律的都城叫巴勒提,位於獅泉河西岸,是一座建立在高山上的城池,被稱為高山之城,大勃律的居民都比較分散,分布在各處的高山峽谷之中,巴勒提城內居民卻不多,只有一萬余人,城池也不大,連中原最小的縣城都無法相比,在雪域陽光的照耀下,它就仿佛一座夢幻中的城堡。

大勃律最早也是向大唐臣服,早在開元年間,它曾三次遣派使者前往長安覲見李隆基,但由於路途遙遠,唐廷無法給予大勃律庇護,大勃律終被吐蕃人所控制,成為了吐蕃的附庸國,天寶六年小勃律戰役後,吐蕃軍退出了小勃律,卻依然控制著大勃律,這次吐蕃大軍進軍吐火羅,便是借道大勃律,可以說,大勃律就是吐蕃前往吐火羅最重要的橋梁,占領了大勃律也就截斷了吐蕃人的歸途。

吐蕃人也深知大勃律的重要,因此他們也留了五千軍駐紮在大勃律,五千軍對於七千唐軍人數略少,但吐蕃軍占領了有利地勢,有充足的補給,有高原作戰的優勢,兩千軍的差異已經彌補不了唐軍處於劣勢的事實了。

戰爭有的時候是看詭道,但更多時候是拼實力、拼士氣,這個道理安抱真也知道,在渡過獅泉河後,安抱真從斥候那裏得到吐蕃軍的實際駐兵,他便下令唐軍停止前進,駐兵在距離都城一百二十裏外的一座山谷之中。

這時,一同前來的小勃律相國雅辛被士兵領來見安抱真,雅辛是一名五十歲左右的中年男子,他是大勃律國王廷素的弟弟,掌管著小勃律的政務,這次唐軍出兵大勃律,要對付的並不是大勃律的軍隊,而是駐紮在大勃律的吐蕃軍,那麽贏得大勃律國的支持,便是他們獲得勝利的一個重要保證。

雅辛年輕時在長安住了十年,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語,他來到安抱真面前,向他躬身施禮道:“參見安將軍!”

安抱真回一禮,將李慶安寫給大勃律國王的親筆遞給了雅辛,誠懇地道:“下面就要麻煩先生了。”

“沒問題,我一會去說服我的兄長,讓他識時務,明大局,與唐軍合作,以保大勃律的國運。”

“不知先生有多大把握說服國王。”

雅辛想了想便笑道:“本來只有五分把握,但有趙王殿下的親筆信,應該有七分把握,我知道兄長在吐蕃人的壓迫下也很苦,如果唐軍有足夠的實力替他趕走吐蕃人,他應該很樂意和安西合作,我心裏有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