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南洋築城(第4/4頁)

國王蘇必利被驚得目瞪口呆,腦海裏一片空白,他感覺自己的國度即將滅亡了。

就在這時,椰林裏突然沖出一隊騎兵,揮舞中橫刀,如一陣風暴席卷而來,他們截斷了佛逝國軍的退路,騎兵隊沖進人群肆意劈殺,如猛虎殺入羊群,在月光下掀起一片腥風血雨,王叔蘇丹利騎在馬上,分外醒目,他成了唐軍騎兵首先獵殺的對象,一百多支箭射來,蘇丹利被射成刺猬一般,屍體從馬上栽下。

唐軍騎兵風馳電掣,縱馬攔截逃兵,每一個試圖沖出他們封鎖線的逃兵都會被毫不猶豫殺死。

唐軍騎兵用剛剛學會的土語大喊:“投降!投降!”

前有攔截,後有追兵,士兵們走投無路,他們膽寒心裂,紛紛跪倒在地,舉手投降,跪倒投降,唐軍便不再殺戮,這種示範效應迅速擴大了,跪下,越來越多的士兵跪下,舉手投降,最後全部跪地投降,一共被俘四千余人。

這一戰,佛逝國一萬軍隊被唐軍強大的弩陣所殲滅,而安西軍卻創造了不死一人,不傷一人的輝煌戰績,但這場戰役最終被荔非元禮懇求李慶安隱瞞住了,理由只有一個,以強淩弱,勝之不武。

唐軍兵臨城下,蘇必利和王子丹多帶領近百名官員跪在城門口,每個人都赤著上身,這時,他們就是砧板上的魚,任唐軍宰殺。

荔非元禮帶著五六名軍官催馬到了蘇必利面前,冷冷地打量著這個肥胖的國王,蘇必利驚恐萬分,他將國庫的金鑰匙高高舉起,用不太熟練的漢語喊道:“吾國上下,任唐軍取拿,萬望將軍保留一國賤民之性命。”

荔非元禮回頭和幾名將領笑了笑,他可不是什麽仁義之軍,這種天下掉餡餅的美事他怎能不要?據說這裏盛產黃金和寶石,那更是他求之不得,不過荔非元禮也知道,他所獲財富的大部分還得獻給朝廷。

“除了國庫內的財富,我還要一樣東西。”

蘇必利在唐朝廣州呆過幾年,會一點漢語,他聽懂了唐軍主將的意思,連忙道:“只要吾國有,將軍盡管取!”

“好!我要佛逝國替大唐在麻六甲海峽出入口各建一座補給軍城,你們必須四季提供糧食,且軍城百裏之內皆為大唐領土。”

這個條件卻不是荔非元禮自己想到的,而是被粟特商人們慫恿,荔非元禮曾任河中總督,和粟特人的關系極好。

這些粟特商人非常精明,從大唐到信德的航線太長,過了獅子國(斯裏蘭卡)後就沒有了中轉站,他們常常為沒有補給而痛苦,而且麻六甲海峽內時有海盜出沒,如果唐軍能在麻六甲海峽駐兵,那將是他們天大的福音,所以當唐軍戰勝佛逝國後,他們立刻找了荔非元禮,慫恿他提出這個條件,並給他灌一通迷湯,什麽為大唐開疆辟土,功在千秋雲雲。

其實荔非元禮只想要佛逝國的國庫和那個王叔的小妾,據說她是佛逝國的第一美女,不過荔非元禮也飽受了一路海上顛簸之苦,當粟特商人們提出這個要求,又被他們灌了一通迷湯,他便欣然答應了,在麻六甲海峽建立兩座補給軍城,各留兩百五十名士兵駐守。

商人們大喜過望,急不可耐地給他畫好了草圖,在哪個地方建立補給軍城最有優勢,這些商人們考慮問題最為現實,非常精明,他們選擇的兩個地方,也就是今天兩個著名的港口,一個是海峽西面的棉蘭港的位置,一個便是海峽東面新加坡港的位置。

荔非元禮采納了商人們提出的建議,他將地圖遞給了蘇必利,“所標識的兩處地方便是我要建城之處。”

蘇必利戰戰兢兢接過看了看,卻有些愣住了,西面之地是他的領土,基本上不用,可以劃給大唐建軍城,但另一個地方卻不是他的國土,而是狼修國的國土,他心中頓時生出一個念頭,為何不趁機借大唐之力削弱狼修國呢?

他立刻答應了,“我會立刻組織人力為大唐修城,絕不敢耽誤!”

荔非元禮對他的態度還算滿意,他嘿嘿一笑,“另外,我個人還有一個小小的要求。”

……

五天後,唐軍船隊離開佛利港,繼續向西航行,荔非元禮則留下了郎將周辟疆和五百士兵長駐南洋,室利佛逝國則組織萬人在麻六甲海峽的東端為唐軍建城,五個月後,唐軍在麻六甲海峽的第一座軍城慶安城修建完成,一年後,位於海峽西端的第二座軍城南安城也建成。

後來,隨著國內移民的不斷增加,二十年後,慶安城正式升格為慶安縣,為了和碎葉的慶安縣區分,大唐人則稱它為南慶安縣,又過五年後,南安城也升格為縣,並改名為元禮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