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0章 君臨天下(第2/3頁)

顏真卿見裴旻還是有點憂心忡忡,便勸他道:“裴少師不用想得太多了,我認為以聖上的自律,他應該不會突破現有的權力構架,不會逾越政事堂的權力。”

裴旻嘆了口氣,“或許我是想多了,但玄宗皇帝當年也是這樣,前二十年勵精圖治,開創了開元盛世,可後二十年驕奢淫欲,把好好的盛世糟蹋成什麽樣了,我擔心他會重蹈覆轍。”

“裴尚書不用擔心這麽多,咱們就多留點心,只要有苗頭出現,咱們就要極力勸阻,我相信聖上的眼光要比玄宗長遠得多,堪與太宗相比。”

兩人正在說話,張筠笑眯眯走了過來,“兩位相國在談什麽呢?神神秘秘的。”

裴旻和顏真卿皆笑了笑,沒有說話,張筠心知肚明,他嘆息一聲道:“其實我擔心的是聖上後宮太弱,玄宗帝四萬後宮,咱們這位新帝可好,只有五名妻妾,讓人目不忍睹,子嗣偏少可是帝王大忌啊!”

裴旻擺了擺手,“這個我倒覺得不用太擔心,慢慢來,據我所知,獨孤家次女也要進宮了,還有崔寓之女崔雲卿也有可能。”

張筠吃了一驚,崔寓之女,他怎麽一點都不知道?他忽然想起裴旻是皇後的舅舅,或許他有什麽內幕消息,他便連忙問道:“這個消息當真嗎?”

“我也是聽我妹妹獨孤夫人說起,說皇後已經在和崔家接觸了,可能有這個意向,不過聖上或許還不知道,最後還得由他決定。”

張筠的心中有點亂了,娶崔家之女很明顯是為了平衡世家的勢力,裴婉兒已經入宮,獨孤家又和裴家關系很深,裴家明顯有坐大的跡象,所以為了平衡世家,崔家之女入宮也就順理成章了,這樣一來,裴、崔兩家都成了外戚,那張家怎麽辦?

張筠想到了自己,他這幾天都在殫精竭慮考慮如何在新朝站穩腳跟,他也知道,李慶安所開創的大唐,已經和原來的大唐割裂開來,並不是一個簡單的繼承,更多是一種全新的開始,如果能在李慶安時代站穩腳跟,並紮下根,那張家在後面的幾百年內都將是不亞於崔、裴兩家的大族,為了這個目標,他將全面出擊,不僅要培養人才,讓張家人才輩出,還要考慮後宮,讓張家之女入後宮為嬪妃,作為對張家的支持,這幾天他一直在考慮此事,李慶安只有五名後宮,這其實就是最好的機會。

他由此想到了一個洛陽遠房族弟之女張萱,這個族侄女他見過一次,長得雪膚花貌,美貌異常,而且知書達禮,頗有大家之氣,她今年只有十六歲,但媒人已經踏破門檻,張筠已經派家人去洛陽了,他要把張萱轉為自己三弟張埸的女兒,然後想辦法送進宮去,這樣他在後宮就有了倚靠。

他這兩天正在想這件事,卻忽然聽說崔家可能會捷足先登,著實使他內心焦急起來。

就在這時,含元殿的鐘聲敲響了,‘咚!咚!’悠遠的鐘聲在大明宮上空回蕩,已經到了卯時一刻到了,再過兩刻鐘,登基大典就要開始了,丹鳳廣場上,大臣們紛紛向自己的位置走去。

含元殿的鐘聲也傳到了後宮,此時李慶安正在最後穿著登基之袍,他頭戴袞冕,冕邊垂十二白玉旒,身著黃袍、纁裳,黃袍上繡有日、月、星、龍、山、華蟲、火、宗彝等八章圖案,腰間系有玉帶,又有劍、珮、綬等金飾之物,十分莊重華麗。

明月在為他做最後的整理,她是李慶安妻子,最為了解自己的丈夫,所有宮女和宦官都覺得聖上神情自若,甚至還談笑風聲,惟獨明月明白自己丈夫內心的緊張。

她借著給他整理玉帶的機會,在他耳邊低聲笑道:“夫郎在閱兵陣前,面對數十萬大軍依然威嚴四射,對面十萬敵軍沖擊依然目光冷峻,面色不改,現在在一萬多書生面前又何必有所顧慮!”

李慶安此時確實有一點點緊張,妻子的一番安慰讓他心中頓時平靜下來,他不覺也啞然失笑,自己千軍萬馬都殺過來了,還在意此時嗎?想通這一點,他不覺挺直了腰,平時的威嚴之態頓時在他身上出現了。

他感激地看了一眼明月,在她手背上拍了拍,明月也淺淺笑了,很多話不用說,他們夫妻之間自然有一種默契。

這時,一名宦官走進來,低聲稟報:“陛下,吉時已到,該動身了。”

李慶安站起身,深深看了妻子一眼,握了握她手,便大步出門去了,明月望著丈夫身影遠去,她心中充滿了一種期盼和祝福。

……

含元殿前的龍尾玉階上已經準備就緒了,一丈高的皇座矗立在玉階上,一百八十名宮廷侍衛手執各種儀仗器具站列在皇座兩旁,在兩邊龍尾道上也站滿了身著金盔金甲的羽林軍,他們拿著木制鍍金的斧、戚、戈、矛、鉞等等各種武器,一個個如天神般地矗立在台階上,威風凜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