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天下布武 一 天下布武(第2/5頁)

“你和家康談話時,斥退眾人了嗎?”信長蓋完印章,對秀吉道。

“當然屏退了……”秀吉環顧了一眼四周,才繼續道,“老臣們都認為,此次進京實為討伐朝倉。”

“有人發現這一點了?”

“是。大多數人都已意識到了。”

“那麽,是箭在弦上了。你現在做了些什麽?”

“在下在濱松至岡崎沿途安排了二十三個小商販,讓他們散布謠言。”

“什麽謠言?”

“我讓他們四處宣揚:京城今年春天將很熱鬧,二條城燒毀後,將軍的府邸落成,皇宮建設也在進行之申。三河守將進京去賞櫻花。”

“賞花之行當然甚是隆重。”

“是。要讓百姓相信,三河、伊勢、尾張、美濃、近江地區,已是一派太平氣象。這是因為天下布武的蔭庇。”

信長不禁皺起眉頭,訓斥道:“休要吹捧!這不像是你的習性。但離進京賞櫻花的日子不遠了。不,我們應該讓它早早到來。”說到這裏,信長吐了口氣。

足利義昭被擁為征夷大將軍後,信長開始轉戰伊勢,讓次子信雄領受伊勢國司北畠(zai)具教的家業,三子信孝繼承神戶家。順利平定這兩個地區後,信長前去參拜了山田的大神官,“天下布武”的印章就是那時定制的。

皇宮的衰敗自不待言,就是大神宮,也破落不堪。如果任由民心渙散,無論多麽強大的武力,也不能平息亂世——正是意識到這一點,信長才在定制“天下布武”印章的同時,開始修復皇宮。考慮到黎民百姓的困苦,此事不能操之過急,信長命島田彌右衛門和朝山日乘負責修復事宜,在兩三年內完成。

實際上,皇宮比信長想象中更加衰落。宮墻崩壞,四周圍著竹籬和薔薇。正親町天皇和皇太子誠仁親王帶著兩位公主、五個女官,不到十個人,住在破敗的皇宮裏。其實天皇還有兩個女兒,但因為無處可棲身而讓她們住進寺院。據說經常有百姓家的孩子從崩塌的圍墻鉆進皇宮裏,除此之外,再也沒有人影,只有一些葫蘆沒精打采地耷拉著腦袋。

信長的勤皇之心受到其父信秀的影響,但也和現實中的衰敗之景不無關系。怎能讓這種景象繼續下去?無論翻到歷史的哪一頁,都會清楚地發現:皇室的衰敗和天下的衰敗是緊密相關的。首先要正本清源!

正因為了解信長的抱負和志向,秀吉更能捕捉到信長那一聲長嘆隱藏的意義。

“眼下有礙賞花之行的是越前,要首先進攻那裏。”

“是。我讓人散布傳言:此次進京,是為了收集古物茶器,而且會不吝錢財。”

“收集茶器?”信長苦笑。足利義昭在信長支持下成為征夷大將軍後,立刻推薦信長為副。他卻堅拒了。如果他成為副將軍,越前的朝倉義景絕對不會服氣。義景也希望通過支持流亡中的義昭,為日後謀些好處。作為斯波氏之守,他的出身比信長高貴。

“那個渾蛋看不清時勢。”

“你是說義景?”

“嗯。如果體諒您堅辭副將軍封號之心,他就該迅速進京才是。”秀吉笑道。

信長仍然緊皺眉頭,撇了撇嘴。“你大概還沒猜中義景的心思。他以為我和將軍最近勢必發生沖突,才故意不進京。”

“正是。一旦產生沖突,將軍顯然會去越前尋求義景的支持。那時,義景就能以擁護將軍為名與您一戰,但這正是他沒有看清情勢的表現。”

信長打量了一眼秀吉,道:“猴子,我們到院中走走。”

含苞欲放的櫻花上,灑滿春天的陽光。出了庭院,信長立刻登上假山的亭子。那裏視野開闊,城內景象一目了然,不必擔心有人打擾。

“家康進京之事可以確定嗎?”

“千真萬確。”

“武田已不必擔心,伊勢也已平定……”信長自言自語地掰著手指頭,“猴子,你認為征討朝倉最應注意什麽?”

“攻進北陸時,萬一淺井……”秀吉說到這裏,壓低了聲音,信長凝視著天空。猴子又道:“本願寺雖和比睿山有來往,但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防備淺井的偷襲。”

信長半晌無語,然後咧嘴笑了。信長的幼妹——有閉月羞花之貌的市姬嫁給了淺井長政。夫妻二人如膠似漆,已經生下了兩個女兒,信長也一直在盡力關照他們。淺井會和朝倉勾結起來,偷襲織田氏嗎?

“還有呢?”

秀吉笑著施了一禮,道:“在下認為,不必從岐阜城帶去過多兵力,而應當設法在途中募集壯丁……”

“在途中?你的想法是……”信長的聲調突然變得尖銳。此次進攻朝倉,他最憂心的就是軍隊的調度。既已讓人四處宣揚此次進京的目的,是為了檢查皇宮修復工程的進展和搜集茶器,那就不便領大軍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