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部 南征北戰 二十八 一試秀忠(第3/5頁)

“晤!這……”

“不論其他人。他和現在的關白相比,哪一位更為宜?”

“然是現在的關白!”

“那麽,你自是認為新關白略有不及了?中將認為,可以請那樣一個關白教導自己嗎?”

秀忠吃驚地回頭看土井利勝,眼神甚為復雜。

“我不是問利勝,是問中將。”家康嚴厲地斥責秀忠,“現在的關白把職位讓給秀次,就成了太閣大人。我這做父親的,要陪太閣渡海出征。如此一來,統領天下的便是新任關白豐臣秀次大人了。對嗎?”

“是。”

“明白嗎,這次是對海外的戰爭。萬一……”家康使個眼神,要坐在秀忠兩側的利勝和正純也仔細聽著,“父親戰死在異地,新任關白令你率德川氏全軍馬上渡海替父報仇,你要怎麽做?”

“那就馬上渡海替父親……”秀忠說到這裏,猛然噤口。他似覺得這回答並非父親所願。

“替父親……怎樣?”

“殺父之仇,雖不共戴天,卻不能率全軍去。”

“哦,為何?”

“如果率全軍去,關八州必空虛。”

“好!那麽,你怎生回答?”

“就直接回答他,不能傾全力而去。”

“如果他說不行呢?”

“不行……”

“他如果說,由關白來留守,命令中將馬上出發呢?”

秀忠面紅耳赤,他沒想到父親會問這麽尖銳的問題。不只是秀忠,就是利勝和正純也大吃一驚。只有正純之父本多佐渡興味盎然地眯眼笑著。

“中將大人!”

“父親!請教導孩兒,如果到了那個時候,孩兒該怎麽做?”

秀忠很老實,可是家康認為他有些依賴成性了,冷冷道:“你竟不知?”

“很難應對。”

“那個時候,坐到阿彌陀佛面前去,雙手合掌,大聲稱頌佛陀名號!”

“佛陀會教孩兒?”

“若未教你,就一直念到教你為止。”這個回答令本多佐渡大驚。他也和利勝、正純一樣,吃驚地眨著眼睛。

“孩兒會照父親所言去做。”秀忠認真地看著父親,妤大工夫才清晰地回答。

“明白了?”

“明白了。佛陀的悲願是普渡眾生。”

“中將大人會怎麽做呢?”

“復仇之事先放在一邊,為了關八州,必須再三鄭重表示,不可率全軍出征。”

家康臉上依然毫無笑意,他的聲音,沉重地壓迫著秀忠的心,“中將大人,這個世上,有很多不輸於你的要強之人,你想過嗎?”

“是,山外有山。”

“你說要反復說明,不能傾全軍出征!”

“是。”

“對方如果反復強制下令,你怎麽辦?如果你說五次,他就命令六次。如果你說六次,他就命令七次。到那時該怎麽辦?”

“這……”

“雙方各不相讓,沒有人願意後退一步……中將大人,到那個時候,就會發生戰事了。”

“戰事……是啊。”

“也就是說,外面正和大明國作戰,父親歿於此戰,而內戰也便開始。此時你將如何?為父問的便是此事啊!”

這一回,佐渡、利勝、正純皆比秀忠更為為難。此事不無可能,可是,到時他們該如何向秀忠進諫?過去都沒有想過這些問題,這確是眾人的疏忽。家康明白這一點,表面上是訓示秀忠,其實是在試探眾人。

果然,見秀忠答不出來,家康就先看向本多正純:“正純,如果是你,會怎麽做?”正純偷偷看了一眼父親。佐渡慌忙別過臉去,他自己也還沒找到答案,正狼狽不堪。

“正純,你也不甚清晰?”

“是,該怎麽做才好,請主公明示。”

家康又平靜地問:“利勝呢?”

土井利勝猛然向前膝行一步:“內外都發生戰事,唉!因此……因此,在下會只身前去剌殺下那個無理命令之人。”

家康緩緩搖頭,“刺殺反而會引起紛亂。不可。”

“不,到那個時候,當然,當然……只能這樣……”

“好了,這是凡夫俗子的想法,治理天下的人不可如此。萬一這樣,就會引起大亂。”家康把視線移到本多佐渡身上,“佐渡,你聽到這些年輕人的話了,這種場合,你要怎麽做,才會平安無事?”

“這……”佐渡閉上了眼睛。他如果束手無策,地位就會動搖,可是,這個問題實在惱人啊!

“就照你所想訓示年輕的孩子們吧。若有不是,我會補充一些。”家康再度催促。佐渡突然覺察出家康的本意了。主公一開始就在試探,這麽一想,佐渡腋下冷汗直冒,既然自己是幕僚,就須在某些場合代替主公作決斷。家康又問:“你以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