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部 大坂風雲 二十一 女人主事(第2/8頁)

即使只剩下本城,此城的開銷也不下四十萬石。這樣一來,把剩下的錢財分掉,也是不夠過活。

“真是與虎謀皮。”幸村再次舉筷。

“可是,議和已然決定了。”

“關東方面估計接受了條件。”

“小人以為,關東內部也有兩派意見。”

“兩派?”

“是。一派大喜過望。因為這樣一來,大坂就等於自掘墳墓。”

“另一派呢?”

“先看看匯集起來的浪人,究竟有多少會自動散去,然後再次提出移封,起碼要讓豐臣氏存續下去。”

“唔。持這種想法的,恐怕只有大禦所一人。”

七郎右衛門並不回答,而是道:“希望右府也在想清之後,蒞臨今日的會議,痛痛快快讓大家散去,或者……”

“還有別的法子?”

“不不,是小的多嘴了。請大人見諒。”

幸村不再說什麽,吃完飯,他徑直走到營外。外面一片霜,燦爛的朝陽照亮了四周。

戰未開,和已議!悵惘之情驀然湧上心頭,幸村把手放在額上,向貓間川對面的真田兄弟陣營望去。在那裏,兄長的次子與佐竹義宣並排紮營。

“太耀眼了,看不清啊。”幸村忽然嘟囔了一句,苦笑。兄弟倆刀兵相向,卻是無論哪一方勝利,真田的子孫都會存留下去。幸村忽然想起了帶著這種想法故去的父親。

正在此時,大助紅著臉跑了過來。看來,城內有人來了。

“父親,城內來人了。”大助不知在想些什麽,有些興高采烈,他明顯比平常激切,“右府說,讓孩兒也列末席。看來,關東方面已提出了議和的要求。”

“哦,那就一起去吧。”

“孩兒陪父親同去。”大助響亮地回答,翻身跨上士卒牽過來的馬,與父親並轡而行。“大助終於明白父親的意思了。在初四作戰時,父親誇獎越前大人之子、與我同年的直政出色,也無意殺他,孩兒終於明白緣由了。”

幸村只是呵呵一笑,繼續催馬前行。大助所言,是在一次反復進攻的戰事中,十五歲的松平直政盡管陷入苦戰,卻仍一步不退,大聲怒吼指揮,始終挺立在最前。看到他的樣子,幸村贊道:“真不愧是大禦所的孫子啊。勇武超群,讓人敬佩。幸村就把這個贈與你了。”說著,他阻止了正欲持槍向前的手下,把繪著紅日的軍扇扔給了直政,隨後撤兵。

“即使在陷入混戰時,仍有敬重對手的從容,這才是真正的武士。”

幸村不回話。當時,他未對直政動殺心,是因腦中浮現出了大助和侄子們的身影,戰爭的殘酷讓他動了惻隱之心。

“父親大人,這一次講和,如條件合適,您會贊成嗎?”

“大助,這些全由右府決定。右府決定之後,眾人就不要多嘴。這也是武士之道。”

“是。右府比孩兒想象的要勇敢得多。他若決定了,孩兒必會服從。”

當幸村到達本城,諸將幾都集於已揭去榻榻來的大廳內。幸村領著大助,穿過走廊,泥腳踏著粗糙的葦席,心裏暗自禱告。他只求在今日的席上,以澱夫人為首的女人不要露面。

男人一諾幹金,女人容易感情用事。更何況,女人們只在意生死。一旦聚集大坂的浪人要生事,還不知會出何樣的亂子呢。

但幸村邁入大廳的一瞬間,心內不禁嘆息連連——不見秀賴的影子,可是,上席左首坐著的,不正是領著千姬和老女人們、臉色蒼白、像凍僵了一樣的澱夫人?

被召集來的,除了本城、二道城、三道城的守將,還有在城外構築柵欄的十一位大將。旗奉行、馬印奉行、侍衛頭領、近侍等依次在右側落座,左側則是後藤又兵衛基次手下的評定組十人,分別列座。

上席正面,坐著大野治長和織田有樂齋,旁邊的位子則空著。

“真田大人,請往這邊來。”治長道。有樂仍與往常一樣不睬人,單是好奇地仰望著繪在方格屋頂的百花圖。

幸村在遠離大助的地方坐下,環視了一圈眾人。仙石豐前人道宗也、明石掃部助守重、湯淺右近正壽、長曾我部盛親、毛利豐前守勝永、速水甲斐守守久……每人的臉色都那麽難看,定是昨夜睡得不好。不過,他們也並未現出格外憤怒之態,真是令人生哀。或許在入席之前,大家都已討論過,打算放棄了。若是這樣,也罷。

澱夫人已經煽動秀賴作出了決定。既然如此,大敵當前,爭得面紅耳赤,也不會對結果有任何改變。可先和解,讓江戶退兵之後再說。

幸村一面想著,一面把視線移到上席的澱夫人和千姬身上。此時聽到有人落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