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卷【立馬橫槍篇】第3章.風起雲湧 第7節

李弘和鄭信的第一個念頭就是自己的部隊內出了內奸,

他們的伏擊地點是經過反復磋商和查看地形後確定下來的,知道具體位置的人也就是幾個軍候,沒有其他人。鄭信懷疑內奸就在親衛隊裏。最近部隊除了他們沒有新面孔。李弘想想覺得不可能,大帳議事的時候連顏良都不能進,其他的侍從就更沒有機會了。

接著他們兩人都想到了鮮於輔。

部隊出發之前,鮮於輔曾經來過一次。針對黃巾軍的進攻態勢,他和李弘再一次商量具體的應對辦法。在如今這種絕對劣勢下,要想反敗為勝,將張牛角趕出涿郡,根本沒有可能。但想守下去,也是死路一條。必須尋找解決的途經。

李弘一直也在想這個問題,把思路局限在涿郡顯然不是辦法。黃巾軍的戰略目標就是占據幽州。他們為了實現這個戰略目標做了精心細致的準備。在他們看來,如果傾盡主力攻打幽州,冀州軍隊肯定會攻打常山中山兩國,斷其退路。所以他們先打冀州的中心钜鹿,逼迫冀州軍隊集中在钜鹿附近和他們決戰。一旦形成僵持之局,冀州的局面也就暫時穩住了,再轉而集中主力猛攻幽州。這個時候不但後路無憂,而且冀州的部隊也無力北上支援幽州。

黃巾軍這麽做,顯然沒有在兩條戰線上同時作戰的能力和信心。現在冀州戰場上雙方的僵持態勢正是黃巾軍故意制造出來的,也是他們需要的。

要想擊敗張牛角,突破口應該是在冀州。假如冀州得到兗州,司隸和青州部隊的支援,軍隊達到一定的數量,他們就可以對趙國,常山的黃巾軍發動反攻。張牛角如果進攻幽州受阻,而老巢又遭到冀州軍隊的攻擊,在這種情況下他最擔心的就是補給。如果補給不能及時跟上,北方的大雪一旦飄下,部隊面臨的可能就是全軍覆沒的命運。唯一的辦法就是撤軍,撤回常山中山。撤回去了,不但主力部隊沒有損失,也鞏固和穩定了老巢,明年可以繼續再戰。

李弘向鮮於輔詳細解說了自己的想法。

涿郡方向以守城為主,自己的騎兵部隊在野外遊擊對方,以拖住敵人,把黃巾軍留在聖水河以西為主要目的。同時,必須請幽州刺史和涿郡太守,中山國太守三位大人出面,向冀州牧郭典大人求援,務必請求冀州軍隊在下個月發動對黃巾軍的反攻,威脅敵人的老巢和補給。

幽州和冀州的軍隊如果都能堅持到冬天的第一場雪,戰局就會出現轉機。大雪來了,黃巾軍補給發生困難,攻城就會難以繼續,張牛角一定會撤退。這樣三方在漫長的冬天裏,就會形成僵持局面。明年的事,明年再說了。

假如冀州方面做不到,不能夠湊夠反擊的人馬,幽州方面可以考慮放棄涿郡,退守薊城。

鮮於輔接受了李弘的提議。

也就是在這個晚上,他們和鮮於輔一起,定下了伏擊黃巾軍黃龍部的計劃。同時,李弘建議將已經趕到聖水河附近的鮮於銀部三千人馬,緊急調到方城。如果伏擊成功,他的部隊立即南下方城,會合鮮於銀部,參予對黃巾軍左校部的阻擊。

鮮於輔當然不會是內奸。如果他是內奸,估計黃巾軍已經打到漁陽了。但是鮮於輔回到涿城之後,會和幾位大人商議求援冀州的事,其中必然要提到這次行動。而幾位大人身邊的郡吏,誰能保證其中沒有黃巾軍的人。

李弘當機立斷,迅速撤離。

撤軍的路上,他突發奇想:既然張牛角知道這次計劃,注意力都集中在涿郡北邊的小房山,為什麽不能突襲在涿郡南面的左校呢?左校部正在攻擊方城的路上,必然沒有防備。

他立即找來幾位軍候,說了自己的想法。大家仔細商量之後,覺得勝算很大,可以打一戰。只是有幾個難點,一是左校部隊的準確位置。如果他已經趕到方城,自然也就無從突襲了。二是此去方城三百多裏,為了趕時間,必須日夜不停的急行軍。如果在這種情況下突襲敵人,士兵和戰馬都非常疲勞,戰鬥力肯定要大減,傷亡也會增加。如果傷亡太大,這戰是否有必要打。

李弘認為有必要打,而且必須要打。

打掉左校部,攻打涿城的黃巾軍主力側翼就完全暴露在官軍面前,對他們有一定的威脅。方城掌握在官軍手裏,和涿郡,聖水河西岸的良鄉三城互為犄角,互相支援,可以有效遲滯敵人的進攻速度。如果和左校部糾纏在方城,對堅守涿城的官軍是沒有任何幫助的。打掉黃巾軍的左校部對黃巾軍攻打涿城影響很大,遠遠大於殲滅黃龍部。

李弘很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