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卷【立馬橫槍篇】第6章.風雲再起 第9節(第5/6頁)

皇甫嵩嘆了一口氣,沒有說下去。

“愛卿為什麽不把話說完?”天子皺著一雙小短眉,追問道,“那時怎麽樣?”

“陛下,我們現在就沒有錢支付前線將士的軍餉了。”盧植低頭說道,“由於連年征戰,尤其是西疆戰事延續多年,造成長安武庫和邊郡武庫的軍械早已用盡。現在我們甚至沒有刀、劍、矛、戟、鏃和鎧甲供應李中郎的大軍了。”

天子一驚,再問道:“愛卿,你還沒有告訴朕,那時會怎樣?”

“沒有軍餉,我們可以欠著,但沒有武器,我們的士兵怎麽打仗?”盧植激動地說道,“陛下,此仗如果曠日持久地打下去,六盤山必告失守,長安必陷。”

天子驚駭不已,“洛陽武庫呢?”

皇甫嵩看了一眼天子,眼睛裏突然閃過一絲悲哀。

“洛陽武庫的軍械現在也只夠南北兩軍使用。”皇甫嵩說道,“洛陽武庫和長安武庫因為隸屬朝廷,所以它的軍械制作費用皆由大司農提供。陛下,你也知道,國庫這幾年年年虧空,軍資都要靠向王侯、富豪借貸或者削減官俸來補充,更不要說花錢去制作武器,補充武庫了。”

天子大概沒有想到問題這麽嚴重,他背著手在屋內來回走了兩步,悄悄看了幾眼兩位神情沮喪的大臣,小聲問道:“我們最多能支撐多久?”

“據京兆尹蓋大人來書說,他雖然竭盡所能,但也只給李中郎準備了兩批武器輜重。也就是說,如果十萬人大戰,只能保證一場戰鬥。”盧植回道,“蓋大人怕影響前線將士的士氣,並沒有把這個情況告訴李中郎。”

“一場戰鬥?”天子瞪著小眼,半天無語,“我堂堂一個大漢國,竟然只有一場戰鬥用的武器?”

“西疆戰事宜速戰速決。”盧植說道,“要想速戰速決,必要兵行險著。臣認為,李中郎棄守六盤山,誘敵深入之計完全可以采納。”

“不行。”天子毫不動搖地說道,“絕對不行。”

“立即下旨李弘,命令他死守六盤山。如果有一個鮮卑人越過了六盤山,上至李弘,下至各部曲軍侯,一律誅殺!”

“傳旨,叫大司農速到尚書台。”

大司農王瀚愁眉苦臉地走進了尚書台。

“愛卿,為什麽士兵們沒有軍餉?為什麽長安武庫裏沒有軍械?”天子冷聲問道,“你向朕借了許多錢,那些錢都幹什麽用了?”

王瀚愣了一下,說道:“陛下,臣昨天不是都詳細寫在奏章上了嗎?陛下沒看?”

天子氣惱地揮手說道:“朕天天忙著西疆打仗的事,哪有時間看你寫的奏章。你說說,我大漢國年年征收的賦稅,都幹什麽用了?為什麽武庫裏的軍械連續多年沒有補充?”

“陛下,臣正要向你說這事,大司農實在無錢購置軍械。”王瀚稍稍整理了一下思路,說道:“這要從賦稅說起。”

本朝的賦稅,大體上可分為三宗——租、賦、稅。租指田租,是地稅,征收谷物與芻稿。賦指諸賦,按人或戶征收,形式是貨幣。這兩宗都由大司農掌管,歸屬國家。稅大致是指按行業或地區征收的雜稅,形式以貨幣為主,由少府掌管,歸屬皇室。在這三宗收入裏,由大司農掌管的諸賦,供應本朝的軍費開支。

本朝的諸賦,從其設置、征收到使用,都與國家的軍費需求相關。其中,人頭稅——算賦及部分口錢,用於軍械與軍馬的開支,供應軍事裝備。代役金——更賦,用於邊塞和戍卒,供應邊防。資產稅——資賦,在戰爭爆發時供應戰爭的費用。在本朝幾百年的時間裏,國家軍費開銷的主要部分,都是由按人、戶征收的諸賦來供應的。如果諸賦欠收,朝廷往往采取向王侯、富民借貸和削減官俸的方法來補充軍費。

算賦是指十五歲到五十六歲百姓的人頭稅,賦錢的主要用途就是供應軍械和軍馬的開支。各州郡征收的算賦大部分上繳大司農,一部分由州郡自留用作修繕武庫內的軍械。

“由於近年來,我大漢國外有諸種胡族頻繁入侵,內有黃巾蟻賊和西涼賊寇的連續叛亂,加上這幾年黃河兩岸的旱澇和蝗蟲災害頻繁,致使各州郡田地大量荒蕪,百姓流離失所,流民充塞城郭,賦稅一減再減。其中的算賦收入因為戰禍和流民人數日漸增多,更是銳減,目前所得就是修繕軍械都不夠。”

“本朝收成最好的一年賦稅曾經高達六十多億錢,但如今我們用盡各種辦法,也不過入庫二十億錢左右,還不到過去的三分之一。陛下,現在國庫枯竭,虧空嚴重,不要說制作軍械了,就是維持連綿不斷的戰火都步履維艱啊。”王瀚說到後來,眼眶微紅,泫然欲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