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卷【立馬橫槍篇】第9章.風卷殘雲 第1節(第5/5頁)

天子聽說讓黃巾軍駐防河東,心裏有點惶恐不安,於是征詢尚書台幾位大臣的意見。皇甫嵩看到徐榮的文書立即就明白了徐榮的心思,他笑著對盧植說,鎮北將軍府有這樣的人坐鎮,你有什麽可擔心的?我說過的話不會錯。盧植笑而不語。皇甫嵩對天子說,陛下,這些黃巾軍都是參加雁門關大戰的勇士,是大漢軍隊的精銳,有他們在河東駐防,京城的西園軍即使不堪一擊又有何慮?

天子說,多五萬邊軍,就要多五萬邊軍的軍餉軍需的開支,現在雖然沒錢給,但有冠冕堂皇的理由可以搪塞,將來國庫有錢了,就搪塞不掉了。如果徐榮一定要把他們征募為邊軍也行,那五萬大軍的軍資就叫徐榮自理。皇甫嵩氣道,陛下,這是大漢國的軍隊,不是徐榮的軍隊,他憑什麽要自理軍資?他哪來的錢?陛下這不是逼他貪贓枉法嗎?天子說,鎮北將軍府一定有錢,朕本月上就下旨叫他不要打大仗了,安心守關吧,還斷了他的糧餉。但他不但打了大仗,還集結了二十萬人打了六天,他哪來的錢?皇甫嵩還要辯駁,被盧植攔住了。天子看沒人說話,隨即說,就這麽辦吧,下旨給徐榮,轉身走了。

皇甫嵩瞪著盧植說,你攔我幹什麽?為什麽不要我說話?盧植說,陛下說得是對的,鎮北將軍府的錢現在不是一點點的多,而是非常多。皇甫嵩奇怪地問道,你怎麽知道?盧植說,我聽河東衛閥說的。衛閥以鎮北將軍府的名義在安邑建造軍械制造作坊,上次他來京城辦事,順便到我府上拜訪,閑聊當中他對我透漏了一點。皇甫嵩疑惑地問道,李弘哪來的許多錢?盧植說,並州現在最不缺的就是人,人多好辦事。聽說這半年來,太原和河東兩地的鐵礦鹽池工匠猛增,產量翻了好幾翻。產量多了價格就便宜,價格便宜了商賈賺得就多,所以兩地現在商賈雲集,財源滾滾。

韓馥插嘴問道,鎮北將軍府囤積許多錢財和軍械幹什麽?難道李弘真的想立即出塞作戰?盧植嘆道,那個白癡,什麽事不敢幹?只要他想幹的,沒人攔得住。

韓馥笑道,既然鎮北將軍府這麽有錢,我倒是想到了一個可以解決受災難民的辦法。幾個人大喜,急忙催他快說。最近一段時間為了解決冀兗青三州難民問題,大臣們絞盡腦汁,腦瓜子都想破了。

韓馥說,立即就近把冀州的六十多萬難民遷到並州去屯田。現在太原和上黨兩郡很安全,鎮北將軍府又有錢,可以暫時解決難民的吃喝問題。等到了十月兩郡的谷物豐收之後,糧食問題就能得到徹底的解決。盧植想了一下,遲疑道,“太原和上黨兩郡能容納兩百萬人口?這六十萬人到了兩郡,一旦鎮北將軍府解決不掉,可能適得其反,反而會把過去屯田的成效破壞了。這個主意太冒險,一旦處理不好,會把北疆徹底葬送掉。”

許靖連聲稱好,他說並州最好的時候曾經有過兩百二十萬人口,絕對不會有問題。盧植反駁道,二百二十萬人口?那包括塞外的北方四郡。現在太原和上黨兩地的人口已經達到了極限,再遷人進去,會把兩郡拖垮的。許靖說,鎮北將軍府可以再把人往河東遷移嘛。不過那時遷移人口的錢是鎮北將軍府出,和冀州府,和朝廷就沒關系了。

皇甫嵩嘆道,這也是無奈之舉,可以試試啊。遷移六十萬人口進並州,可以大大緩解冀州府和朝廷的救災壓力。最關鍵的是,少了這六十萬災民,因為饑餓而暴亂的可能就降低了很多,而並州人口多了,對戍邊和屯田還是有很大幫助的。

尚書台的幾位大臣們討論了很長時間,最後還是決定往並州遷移人口。天子當然同意了,他隨即下旨給冀州府,讓他們盡一切力量把六十萬災民送到並州。下旨給鎮北將軍府的徐榮、平南中郎將府的張燕、護田校尉府的趙岐,同時任命武猛都尉丁原為並州刺史,命令並州四府共同負責安置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