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卷【立馬橫槍篇】第12章.日蝕蒼黃 第19節

李弘忽然笑了起來,“本初兄文武兼備,海內知名,假以時日,的確能力挽狂瀾。”

話說到這裏,李弘已經明白審配的意思了。說來說去,審配希望李弘正視現實,支持袁紹,聯手攻擊董卓,迅速平定當前的危機。將來,士人輔佐新天子主掌朝堂,而自己則率軍戍守邊疆,大家齊心協力,努力重振社稷。

“我如果公開支持袁紹,董卓勢必要毀掉洛陽,所以眼前解決危局的唯一途徑還是三方制衡。”李弘指著案幾上的地圖說道,“假如天下形勢如你所料,三年後制衡已經無法維持,那麽三年後的事又將如何解決?”

審配眼裏露出一絲遺憾之色,他無奈地說道:“大人還是不願南下?此時大人若急速南下,盡起河內十萬屯田兵威脅洛陽,一定可以阻止董卓遷都,逼走董卓。”

李弘搖搖頭,非常堅決地說道:“沒有把握的事,我絕對不做。洛陽的安危直接關系到社稷的存亡,這件事既沒有‘假如’,也沒有‘一定’。如果董卓憤怒之下一把火把洛陽燒了,我們就是大漢的罪人了。”

審配非常理解地點頭說道:“只有瘋子才會做出遷都的事,而董卓偏偏就是這個瘋子。大人如此慎重也是對的。”

至於三年後的事,大人其實已經知道怎麽做了,只是心中尚存幾個疑慮而已,我就一把說了吧。一是天子的問題。大人既然不願意支持袁紹,那就只有信守對先帝的承諾,繼續扶持當今天子,但大人為了維持制衡,在未來的日子裏要極度壓制皇權,你說天子對大人會是個什麽態度?在天子的眼裏,大人和董卓是一樣的人,大人擁兵自重,恣行驕縱,為所欲為,他從此不會再信任你。其二就是洛陽的問題。制衡一旦被破壞,洛陽就成了一塊肥肉。誰能率先占據洛陽誰就能取得控制天下的先機。而大人你,我剛才已經說了,大人如果沒有得到士人的擁戴,千萬不要進洛陽,以免陷入征戰的深淵,自取滅亡。第三就是北疆何去何從?是繼續行割據之事偏安一隅還是主動出擊,圖謀振興大業?

“大人如果忠誠於大漢,有雄心挽狂瀾於即倒,重振大漢天威,那大人就做自己應該做的事。”審配笑道,“大人已經創造了許多奇跡,為什麽不能繼續延續自己的奇跡?大人許多地方和董卓非常相似,但大人和董卓有個區別最大的地方。而這也是你最大的優點,那就是你的年輕。年輕就是希望,只要有希望,大人就應該付出辛勤的努力,有努力就會有回報。”

李弘躬身受教。

“正南兄剛才說北疆的屯田之策尚有很大缺陷,能教教我嗎?”

“敢不從命。”審配笑道,“只是這事一旦說起來,牽扯的東西太多,要耽誤大人休息。”

“今晚不睡了。”李弘笑道,“我專心聆聽正南兄的教誨。”

第二天,審配和陳琳告辭離去,李弘一直送出十裏之外。

也就在這一天,皇甫酈和梁衍冒著風雪日夜兼程趕到了行轅。

皇甫嵩的書信很長,但言辭之中,無不處處露出其對大漢的忠誠和一顆拳拳報國之心。皇甫嵩嚴厲譴責了州郡起兵一事,但他無奈地說道,我大漢百多年來皇統屢絕,外戚和奸閹輪流把持權柄,致使皇權日漸衰微,終於釀成了今日之禍。今日之禍是必然,遲早都要發生。大漢沒有強勢皇權,無法威臨天下,必然會有人生出竊國之心,前有張角,後有張純,居心叵測者越來越多。只是他萬萬沒想到,大漢的士人竟然會在國家最為危難之際突然背叛社稷,這到底是士人的悲哀還是大漢的悲哀?

皇甫嵩說,我實力微弱,無論兵權是否在手,對解決今日的危局都沒有任何助益。洪水發生了,解決的辦法是疏通渠道,讓肆虐的洪水分而流之,而不是加固堤壩,一堵再堵。給董卓一條退路,他就不會和大漢社稷玉石俱焚,同時也能迅速緩解局勢,讓大家有足夠的時間冷靜下來,共同尋找解決危局的最好途徑。

皇甫嵩認為,解決危局的最佳途徑就是扶持天子,最大限度的增加皇權。天子高高在上,君威淩駕於天下,即使如董卓、袁紹之流,亦不敢禍亂天下。

士人叛亂不同於蟻賊叛亂。今天的士人手握重兵,據有州郡,一旦皇權徹底衰落,勢必要演變成爭霸大戰,那時天下就不是危局了,而是分崩離析了。所以皇甫嵩懇請李弘,立即放棄北疆,盡一切力量揮軍南下,進駐洛陽,扶持天子,平息叛亂。北疆數郡和大漢社稷比起來,孰重孰輕?

皇甫嵩說,過去奸閹、外戚輪流把持權柄,但因為朝堂上有士人的力量,三方權勢可以互相制衡,所以社稷無恙。今天董卓也是把持權柄,士人也在朝堂上,但就是因為缺少鼎足一角,無法形成制衡,結果迅速釀成了大禍。皇甫嵩說,只要驃騎大將軍南下洛陽,朝堂上三足鼎立,則社稷可保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