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貳卷【亂世豪雄篇】第10章.問鼎中原 第13節

中書令劉放、中書侍郎劉琬等大臣急忙勸阻。

馬豐過去是長公主府的掾屬,輔佐長公主很多年,長公主對他的性格還是非常了解的。這個人因為出身高門,一向自視甚高,脾氣也很倔強,常常出言頂撞長公主。平時馬豐頂撞她,長公主認為他是直言勸諫,一般不以為意,但今天她忍耐不住了,“這次誰勸都不行,我非要懲治他一下,讓他知道到底誰說話算數。”

最近悲痛之事太多,長公主心裏很壓抑,馬豐的頂撞就好像在她脆弱的心理上紮了一下,讓她郁積很久的哀傷突然找到了宣泄之處,一發不可收拾。

馬豐被幾個虎賁衛士拖了出去,正要開打的時候,長公主府的長史筱嵐、司馬黃嶽恰好趕到了鳳凰台。兩人大驚,急忙喝令衛士暫停行刑。一般大臣如果阻止行刑,虎賁衛士們理都不理,因為他們根本沒有阻止的資格,但這兩位大人不一樣。他們的官職雖然不高,卻是長公主府的掾屬,是長公主的絕對親信,得罪不起。尤其那位美麗的朱大人,是北疆軍裏最負威名的魅力人物,曾經和他們一起在北疆出生入死,就算掉腦袋,也要給她面子。

長公主早年就在晉陽開府,長公主府一直是晉陽朝廷的中樞。孝獻皇帝到了晉陽後,需要長公主的輔佐,長公主府又一度代替了尚書台的作用。孝獻皇帝駕崩後,幼帝繼位,長公主主政。長居宮中,長公主府的很多權力隨即被移到了內朝的中書監和侍中寺,而留在宮外的長公主府則逐漸成為長公主權勢的象征。

在晉陽,人們習慣上把長公主府、丞相府、禦史大夫府、大司馬府合稱“四府”。國政一般先由天子、長公主和四府議定,然後再拿到朝堂上進行朝議,所以這四府在人們的眼裏,那就是掌控社稷命運的地方。

至於三公之一的太尉和太尉府因為只負責兵事,地位顯赫位同三公的大將軍和大將軍府只負責征伐,所以這兩府的地位要低根多。議政的時候,如果不牽涉到兵事,太尉和大將軍一般不參加,即使參加了,也不過是個旁聽者而已。不屬於自己權責範圍內的事,他們如果胡亂幹涉,那就是越權了,是朝政大忌。

當然了,大將軍如果和大司馬合二為一,象李弘現在這樣身兼兩職,那權勢就大不一樣了。

不過,目前朝廷的議政方式已經改變了很多。外朝四府的職權被大幅削弱,而中、內朝的尚書台、中書監和侍中寺的職權卻正在逐漸增加。這三個中、內朝府衙(尚書台的府衙雖然在宮外,但它依舊是中朝機構。)都受天子和長公主直接控制,一般國政大事基本上由天子、長公主和這三府官吏議定後直接下詔執行了。只有重大國政,天子和長公主才召集中內朝三府和外朝四府聯合議事。

外朝四府中,因為長公主府的很多職權被轉移到了內朝,所以它看上去就象一個空殼,除了象征意義好象沒什麽具體職權了。其實這只是一種表面現象,因為長公主主政,她所帶給長公主府的權力無法估量。從某種意義上說,現在的長公主府其實就等同於社稷中樞,它和內朝的職權是重疊的,兩者隨時可以互相轉化。

長公主府的存在對大漢中興非常重要,它不但可以在天子年幼的時候輔佐天子主掌國政,協調和緩和內外朝之間的矛盾和沖突,還能在天子長大後,保證權力的平穩移交。長公主主政是暫時的,她長居宮中也是暫時的,將來天子長大了,長公主就要移交權力,就要遷出禁中。移交權柄需要一段過渡時間,而這段時間長公主和長公主府就能和外朝諸府一起,牢牢控制大局,保征天子能夠順利的控制和鞏固權柄,從而保障中興大業的持續發展。

如果和長公主府的人關系密切,升遷和立功受封的機會唾手可得,所以這長公主府內的幾位高極掾屬就成了人們爭相拉攏獻媚的對象。一般秩俸兩千石的大吏看到他們都點頭哈腰,唯恐得罪了他們。尤其是主掌府內諸事的長史,更是河北炙手可熱的人物。

長公主府的長史,最早由張範出任。張範到尚書台任職後,劉放繼任。長公主成功修改官制在中朝設置中書監後,劉放隨即出任中書令。劉放離開長公主府後,長公主和朝中大臣們突然發現,這長史一職竟然無人可以繼任了。

新官制的實施,讓長公主進一步鞏固了皇權,本來由長公主府直接控制的權柄大都轉移到了禁中。這樣一來,長公主府的職權隨即發生了重大改變,協調朝廷內外諸府和給長公主分析國政、提供決策建議,成了長公主府兩個最重要的職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