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貳卷【亂世豪雄篇】第10章.問鼎中原 第63節

當天晚上,李弘和風雪一直談到深夜。

風雪聽說自己可以回大漠,非常興奮,但聽到此行的目的之後,她便失去了笑容,默默依偎在李弘身邊,靜靜地聽著李弘說話。

前年為了中原大戰,鮮於輔聯合胡族各部把中、東兩部鮮卑趕到了大鮮卑山。去年柯比熊受撫,臣服大漢,帶著部落返回了火雲原和烏侯秦水。今年朝廷打算征調柯比熊遠征河西,緩解西疆局勢,以便給大軍贏取足夠時間攻克洛陽全取中原,但現在北疆形勢不同往日了,李弘並沒有把握說服柯比熊接受朝廷的征調。

這幾年北疆軍連連征戰,不但主力大軍盡數南下,還連續從塞外征調胡騎助戰。隨著北疆軍征服的土地越來越多,戰場也越來越多,北疆軍兵力不足,河北財賦不足的矛盾越來越突出,由此導致朝廷對塞外大漠的控制越來越弱。

要想扭轉目前的不利局面,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攻克洛陽,全取中原。

中原合天下之全勢,自古以來,歷朝歷代的興衰更替,都取決於對中原的爭奪。進取天下,中原為必爭之地,安定天下,中原為控禦中樞。不占據中原,則無以問鼎天下,不鞏固中原,則無以謀天下之長治久安。今日大漢的中興大業,正走到這個關鍵時刻。勝,則天下一統;敗,則社稷傾覆。

“我們最早平定天下的策略是以洛陽為都城,以中原為根基擬定的,但長公主決定定都長安後,平定天下的策略隨即發生了根本改變。關中大戰的時候,我之所以一再要求保全韓遂和西涼軍,其目的正是為了盡快形成平定天下的格局。”李弘一手摟著風雪,一手攤開了案幾上的地圖。“大漢定都長安以關中為根基後,攻防重心將整體向西北遷移,這時西疆的穩定遠比北疆的穩定更為重要。西疆若穩,大軍則可以迅速占據洛陽全取中原,然後大軍一部從隴西和漢中南下奪取益州,一部從洛陽南下攻打荊州。等到兩軍會合於長江一線,袁紹、劉表等逆賊必然敗亡,而曹操、孫權、周瑜等叛逆則完全失去了抵抗之力,投降是他們唯一的選擇。如此天下在三到五年內即可平定。”

“韓遂的突然陣亡打亂了我們的部署,今天西疆的羌人之亂更讓朝廷失去了平定天下的先機,我們平定天下的步伐將大大減慢,平定天下的時間至少要推遲三年左右。”

“現在我們的當務之急是攻克洛陽,奠定平定天下的基礎,而要想攻克洛陽,首先要保證西疆的穩定。從目前西疆的形勢來看,穩定是不可能了,只能退而求其次,把羌人擋在關中的大門之外。禍亂西疆的羌人中,實力最強悍的就是河西羌軍,只要把河西羌軍拖在黃河北岸,關中的安全就能得到保障。”

“我們拿下洛陽後,有兩個選擇。一是西進涼州,穩定西疆,繼而按照原定之策奪取益州,控制長江上遊水道,然後實施兩路夾攻之策奪取荊州。雖然曹操、孫權等人會利用這段時間增強實力,但大勢已去,頑抗到底也不過是死路一條而已。二是暫時放棄西疆,先打江淮、荊州。實施此策最擔心的是關中的安全,關中一旦遭到羌人的威脅,我們就不得不放棄南下平叛大戰去拱衛京都。另外,江淮戰場有淮河、長江兩道天險,如果曹操、孫權據此天險負隅頑抗,同時袁紹、劉表又及時占據了益州,那等到我們平定了江淮和荊州後,大軍就不得不在益州和西涼兩個最艱難的戰場上作戰,平叛時間將遙遙無期,這就重蹈了光武皇帝的覆轍。當年光武皇帝為了打巴蜀的公孫述和穩定西涼,前前後後耗費了十幾年時間,大大延誤了中興大業的進程。也就是說,等我們都死了,我們的孩子可能還在戰場上為中興大業而浴血奮戰。”

“兩相比較,當然是先穩定西疆對中興大業最為有利。”李弘望著似懂非懂的風雪,鄭重地說道,“所以,這次你北上大漠,無論如何都要說服柯比熊出征河西。”

大漢的山川河流在風雪的腦海裏並沒什麽概念,李弘的平定天下之策她也不是很明白,不過李弘最後那句“等我們都死了,我們的孩子還在戰場上浴血奮戰”對她震撼很大,她毫不猶豫地答應了,“我馬上去大漠,但河西距離烏侯秦水太遠了,柯比熊未必會答應。他現在是東部大漠的鮮卑王,凡事都要為部落考慮,如果各部落首領反對出征,他恐怕也沒有辦法。”

“你告訴他,如果他不願意去,我就讓扶羅韓去。”李弘說道,“到河西不一定非要打仗,只要把河西羌人拖在黃河北岸就行了。這件事風險不大,功勛卻很大,不但能得到大漢天子的封賞,在大漠上也能揚名立萬,可謂名利雙收。柯比熊現在事事都要倚仗彌加和熊霸,為什麽?就是因為他沒有名氣,沒有功勛,這兩年他又不自量力,和我們對著幹,結果被我們攆得四處流浪,威信越來越低,如今在中、東兩部鮮卑中的地位已經岌岌可危。假以時日,他的東部鮮卑王被彌加所取代,我一點也不覺得驚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