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貳卷【亂世豪雄篇】第12章.旌旗未卷 第27節

三月下,南陽。

李秀風塵仆仆地趕到南陽前線,她給小天子帶來了快樂,也給小天子帶來了運氣。叛逃襄陽的鄭寶、黃邵、保曼派人秘密聯系王當,請王當在天子面前代為求情,打算陣前倒戈。

小天子猶豫不決,擔心上當受騙。王當解釋說,鄭寶原來是江淮流寇,黃邵、保曼原來是汝南黃巾,他們在襄陽沒有出頭之日,如果不是手上還有軍隊,早被劉表殺了。“崔安、陸勉、子率、劉詢、郭援、鄭寶等人逃到襄陽後,劉表馬上把他們拆散了,崔安留在了襄陽,陸勉、子率等人去了江陵防守長江上遊的益州劉備,劉詢、郭援去了長沙,而鄭寶等人卻在江夏防守江東,劉表根本不信任他們。劉表的兒子劉琦一直駐軍江夏,這次奉命率軍北上支援南陽,鄭寶因為在他的帳下效力,所以才有機會來到戰場。陛下,機不可失啊。”

小天子還是瞻前顧後,李秀嗤之以鼻,上當受騙又怎麽樣?你手上有數萬鐵騎,怕什麽?你不敢打,我去打。小天子面紅耳赤,一拍案幾,“打就打,朕還怕了一幫叛逆不成?”小天子雖然說得慷慨激昂,但心裏還是忐忑不安,他請來賈詡、玉石、傅幹等人仔細商議,眾人均覺得可以一試。如果重創襄陽援軍,宛城內的叛軍隨即陷入絕境,這有助於漢軍長久圍困宛城,對行台利用南陽戰局影響和推動未來局勢的發展也非常有利。

玉石隨即奉旨調動各路漢軍,準備南下圍殲荊州援軍。漢軍主力南移的消息立即傳到了劉琦耳中。劉琦當即率軍後撤到漢水一線,居於荊州軍右翼的鄭寶不退反進,投降了漢軍。

玉石、王當召見了鄭寶、黃邵、保曼等人,鄭寶覺得自己很冤屈,把上次南陽大敗的前前後後全部說了一遍。“袁耀帶著我們退到武關後,說要誅奸佞清君側,要殺進長安,並且承諾說,只要做做姿態即可,不會出事。袁耀是大軍統帥,和大將軍的關系又非同一般,我們當然相信袁耀了。誰知這大旗一舉就上了賊船,再也下不來了。如今他和黃猗在長安逍遙自在,我們卻背上了叛逆的罪名遠逃襄陽,我們冤啊。”

王當怒不可遏,把他們一頓臭罵,“是誰出賣了我們?到底是誰?是不是袁耀?”

鄭寶和黃邵等人都不知道。他們一個是流寇,一個是黃巾賊,得不到袁耀的信任,無法參予決策。不過從後來發生的事情推測,此事不但和袁耀、黃猗等穎汝士人有關,估計還和朝中很多大臣有牽連,這從崔安和他們一起叛逃襄陽就能看出來。只不過朝中都是一些聲勢顯赫的大人物,鄭寶他們身份較低,對朝中的事一無所知,無從揣測。

玉石連夜稟奏天子,天子一聽大怒,親自召見了鄭寶等人。“朕赦你們無罪,官復原職,繼續率軍隨朕征伐。你們把自己知道的事都告訴朕,朕絕不會饒了這些叛逆,朕要替三萬冤死的將士報仇雪恨。”

鄭寶等人離去之後,小天子氣得面紅耳赤,連聲怒罵,“立即下旨,把袁耀抓起來,把黃猗、荀正等人都給我抓起來,交給廷尉府嚴加審訊,務必把南陽慘敗的真相弄個水落石出。”

王當急忙勸諫:“此事不能交給廷尉府審理。現任廷尉卿陳群是穎汝人,如果讓他審,不但無法把事情弄清楚,還可能倒打一耙,把所有的罪責都推到鄭寶等人頭上。以臣看,還是讓大司馬、太尉親自主審為好。”

蔣濟出言反對,他認為此事牽連甚廣,稍有不慎就會引發朝堂大亂,不利於朝野上下的穩定。嚴格遵從律法,該由廷尉府審的案子就應該交給廷尉府,而且他認為鄭寶這種人不值得信任,“陛下不要聽信一面之辭,中了某些人的借刀殺人計。”

王當瞪著眼睛,指著蔣濟怒斥道:“你是袁耀的故吏,你應該主動回避。你現在這麽說,明顯就有袒護之意,我要上奏彈劾你。”

蔣濟當即反駁,據理力爭,和王當在天子面前吵了起來。天子望望這個,看看那個,突然一拍案幾道:“都不要吵了,朕自有辦法。”接著他指著賈詡問道,“愛卿可有折衷之策?”

賈詡略加思索,緩緩說道:“以臣看,此案還是讓廷尉府主審為好,但王將軍的擔憂也不無道理,慎重起見,臣建議陛下從京都之外征調一名大臣回朝出任廷尉卿,這樣或許更顯公正。”

“你看哪一位大臣合適?”

“兗州刺史高覽大人。”賈詡說道,“臣建議由河南尹文醜大人出任兗州刺史,鐘繇大人出任河南尹,轉拜廷尉卿陳群大人為太仆卿,而太仆卿崔琰大人因為其弟弟崔安和此事有莫大的關系,暫時應該回避一下。陛下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