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2章 輿論戰(第2/3頁)

因為那些百姓不懂呀,他們聽到人人都在批評李奇,有些還真的信以為真了。

情況已經是相當惡劣了。

畢竟儒教在宋朝橫行了百余年,勢力之大,可想而知。

在這期間內,李奇幾乎是足不出戶,也不去上朝,他就一張嘴,不管他再能說,面對千萬張嘴,他不可能說的贏,那麽他就必須依靠一個能以一敵萬的神兵利器,來與這些人爭論,這一件神兵利器自然就是大宋時代周刊。

五日過後,大宋時代周刊終於開始反擊了,這第一版的內容,就是關於發布會現場的實錄,李奇早就安排人記錄下當天發生的情況。

先把事實給披露出來,咱們再好好較量一番。

隨後大宋時代周刊,一連又發了三版,其實這些內容都是李奇早就準備好的,他之所以前面沒有反擊,就是希望儒生先把事情挑起來,將自己擺在一個弱勢的位子上。

其中最精彩的內容,莫過於無雙獎,無雙獎的出現,很好的幫李奇證明了一點,那就是李奇針對不是儒學,而是儒教帶來的一種不良風氣,因為很多獲得無雙獎的都是儒生,如果李奇反對的是儒學,那不可能還讓儒生獲獎,這就說不過去了。

然而,還有一批獲得無雙獎,是一些籍籍無名之輩,比如畢昇、劉雲熙,還有那幾位無名氏,這很好的獲得了百姓的好感。

緊接著,大宋時代周刊加版宣傳無雙獎的理念,簡單來說,就是殊途同歸,百家爭鳴。我們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去報效國家,造福百姓,不是非儒學一條路,其余的就是邪門歪道,也鼓勵百姓不要看低自己的職業,若是你自己都看不起自己,那你還怎麽爭取別人的尊重。

同時一人間接批評儒教的強橫,給大宋帶來非常負面的影響。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這“下品”實在是太狗屁不通了,別人又沒有犯法,又沒有作惡,只不過是為了生活而奔波勞累,這本來是值得贊揚的,怎落到你們這些讀書人嘴中,就成為了下品了,你們又有什麽資格去批評別人?

你可以看不起一個某一個酒保,或者某一個工匠,這是你個人素質的原因,但是你還鼓舞其他人看不起這一類人士,那就是妖言惑眾了。

李奇還就真弄不明白,這究竟有什麽好看不起的,我沒錢吃飯,當然得去賺錢呀,我的每一文錢,都是用自己的汗水換來的,而且我又沒有得罪你,究竟哪一點是值得你去嘲笑的?

這就是一種病態思維。

李奇用職業無分貴賤,狠狠的批評了萬般皆下品的論調。

在第七日,大宋時代周刊更是打出了“我大宋子民沒有一個人是特殊人士。”的標題。

內容無非就是說,不管這人是酒保,還是工匠,還是讀書人,他們都是我大宋子民,他們享受的待遇應該是一樣的,不應該因為他從事的工作而受到歧視,如果你想受到人們的尊敬,靠的不是你的屁股決定,而是看你對這個國家做出的貢獻。

德高望重,你連最基本的德都沒有,你還談什麽望重。

隨著大宋時代周刊一系列的反制措施,百姓們開始靠向了李奇這一邊,因為他們覺得李奇給予他們尊重,而儒生沒有,另外,其余學派的人士也漸漸冒了出來,紛紛響應無雙獎的理念。

剛開始還風頭正勁的儒生們,如今仿佛被人敲了一悶棍,暈乎暈乎的。

但是這能怪誰,原本李奇就是說了這麽一番話,如果你們不鬧的話,那麽也沒有什麽人去關注這些,是你們將這事情鬧大了,這你就不能怪李奇啊。

雙方開始了最激烈的辯論,蔡京這老貨在李奇獻策後,趕緊站了出來,組織了一場場世紀辯論大會,地點就安排在太師學院,你們別吵到別人工作了,要爭的就來這裏爭,並且還組織學生來聆聽他們的辯論大會。

反儒派人士,就拼命抓住萬般皆下品的論調,往死裏批評儒教,而且用的都是孔孟之道,說當今的儒學已經嚴重偏離了孔孟之道,變得不倫不類起來。

在這一點上,儒生們的確是沒有反駁的余地,他們只有極力否認這一點,由於現在這個論調才出來不久,到了南宋甚至是以後,才被發揚光大的,所以儒生當然不會承認這一點,這是某一個人說的,他不能代表天下儒生。還有些儒生就說,這只不過是為了激勵更多的人讀書,只不過用語有些不當而已,你不能以偏概全,否定我們儒學。

大宋時代周刊就每天將辯論會上面的一些主要論調發布出去,務必做到公平、公正、公開,如此一來,儒學再度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上。

在爭論的期間,東京的儒生們,開始變得收斂起來,他們不敢再隨便去嘲笑某一個人,甚至有些人為證明儒學之道才是正統,還組織了一些人士,去幫助那些窮苦百姓,用自己的知識去幫助他們,以此來宣傳儒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