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3章 二院制

話說至此,大家都明白了,李奇是要針對律法進行改革了,這是典型的李奇式上奏,先顧左右而言他,混淆視聽,讓別人都弄不明白他到底想幹什麽,然後又拋出一個看似娛樂的論題來,讓大家都參與進來,最後又拉回到正題來,如此一來,大家的口等於都被他堵住了,只能看著他表演了。

就說這事吧,李奇前面提到的那兩個案子,很明顯的指出了大宋律法的漏洞,雖然很小,但也是漏洞,既然存在那麽就必須要改變,若是當做沒有聽見,那麽就是掩耳盜鈴,如此一來,李奇說大宋律法存在著許多漏洞,這些大臣就無從辯駁了,即便是刑部尚書李綱。

然而,他又從交趾、大理的事指明律法的重要性,那麽你就更加不能出言阻擾了,這律法恁地重要,肯定要盡力完善啊!

趙楷當然也明白了,暗罵,這廝真是狡猾透了,他這分明是下個套,讓朕和朕的愛卿往裏面鉆。但是現在才醒悟的他,已經為時已晚,只能順著李奇的話問道:“那不知愛卿有何良策?”

李奇臉色一變,一本正經道:“啟稟皇上,如今我大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國家正處於高速發展中,很多東西都是新冒出來的,其中包括士、農、工、商各個階層,既然有新的東西出來,那麽就肯定會有新的糾紛,就好比曾今的交子,交子的失敗不在於交子本身,而是沒有一套足夠的律法支撐,才導致朝廷無限制的亂發售交子,還有方才那兩件案子,如果沒有前一件案子,那麽後一件就非常好判決了。

由此可見,律法也該與時俱進,而我大宋的律法還是停留在開國時候的律法,雖然有些更改,但也只是杯水車薪,微臣以為必須要制定嚴格的立法流程,研究出一套完善的律法,法可治國,亦可強國,也許現在還看不出,因為我大宋正在恢復期,大家都在拼命掙錢,一旦四海升平,那麽這些糾紛就會暴露出來,到那時再來想,就為時已晚了,所以我們必須要未雨綢繆。”

趙楷是一個非常聰明的皇帝,他很敏銳的捕捉到了李奇這話的中心意思,低聲自語道:“一套嚴格的立法流程。”又道:“你繼續說下去。”

李奇道:“法和人是密不可缺的,有人無法,其理何尋?有法無人,法從何出?先有法,官才能執法,至於執行不當,其也在法中,若想要以法治國,必須得先立法,方可執法。而自古以來立法的流程都是皇上和一些重臣們商量,然後就定下來了,但是如此一來,有個非常致命的弊端,就是皇上和大臣也都是憑空想象的,缺乏事實依據,根據的也就是道德而來的,雖然法就是道德的一種衍生物,但法就是法,而非德。

再說方才那兩個案子,皇上和大臣在立法的時候,根本不會考慮到如果把妻子給發配了,等於就是毀了一家人,還傷害了兩個無辜的孩子,這與立法的初衷是背道而馳,因為立法人都沒有遇到過,也沒有親身經歷過,書上亦未記載,無法憑空想的到。

還有商業,商業中其實存在著許多糾紛,特別是當下,土地法,貿易法,都存在著很多問題,很多人從中獲取利益,這種做法也損害了百姓和朝廷的利益,可是皇上和大臣不懂經商,而這些書上也沒有寫,立法的時候只能顧忌一些大問題,但是小溪能匯聚成大江,諸多小問題匯聚在一起那就可能爆發更大的問題。還有軍法,軍事法我朝更是少的可憐,除了刺配還是刺配,仗打輸了,多半都是皇上直接問罪,但是皇上又沒有親征,根本不了解當時的情況,判決難免有失偏妥,臣該死,臣不該妄加評論皇上。”

這分明就是故意這麽說的。趙楷聽得咬牙切齒,但嘴上只能說道:“愛卿此言在理,何錯之有,你繼續說下去吧。”

“遵命。”

李奇繼續說道:“除此之外,律法是公平的存在,為什麽同樣是犯罪,文人就能從寬處理,而其他人就不能。”

翰林院的顧明站出來道:“此乃太祖聖上為鼓裏大家讀書所定,何錯之有?”

李奇冷笑道:“原來是鼓勵大家讀書哦,我還以為是鼓勵大家犯罪了。”

顧明道:“大膽樞密使,竟敢對太祖聖上出言不敬。”說著他又向趙楷拱手道:“樞密使對太祖聖上出言不遜,請皇上定其藐視太祖之罪?”

李奇怒辯道:“難道我說錯了嗎,讀書跟犯罪是兩碼事,讀書人犯罪跟鼓勵大家讀書有什麽關系,如果大家讀書只是為他日犯罪能夠從輕處理去的話,那這種人要來幹什麽?他們讀書不是為了報效朝廷,而是為了犯罪,太祖聖上可沒有叫他們犯罪,太祖聖上當初定下這條規定,只是因為當時的情況所迫,可是如今我大宋已經四海升平,皇上文治武功,我大宋繁榮昌盛,這條定律也應該應時而變,墨守成規可不是褒義詞,我反而以為為官者犯罪,當罪加一等,你作為一個執法人卻知法犯法,難道還得提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