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7章 這是一場豪賭(第4/5頁)

這話說的可真是豪爽到不行了。

可是秦檜聽得怪慎得慌,道:“可這是為什麽呀?這貨幣一旦流入市場,很快就流到國外去,別說朝廷沒有下達禁銅令,就算下達了,也根本阻止不了多少,我們鑄幣越多,像西夏、金國、日本等國就會更加瘋狂的購買我國的貨幣,到時貨幣又會緊缺,可我們卻無力鑄幣了,若是每年發行一百萬貫,這樣百姓都會珍惜自己手中的貨幣,外國想要購買恐怕也得廢不少力氣,雖然還是無法阻止,但是至少能夠減少貨幣的流失。”

蔡京眯著眼道:“這就是李奇的目的。”

“什麽?”

秦檜驚訝的望著李奇。

李奇點點頭道:“正是如此,不然怎麽能說是豪賭了,我要加大貨幣的流出,減少國內的銅幣的使用量,為今後新的貨幣做打算。”

“新的貨幣?”

秦檜不確定道:“新的貨幣難道是錢票?”

“當然不是,沒有銅,錢票也就不值錢了。”

秦檜又道:“是金銀?”

“正是。”

李奇點點頭,道:“在這三年內,我們要利用我們的貨幣優勢,兌換其他國家的金銀,其實在邊界設立飛錢局,避免貨幣混亂只是其中一個原因罷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用來兌換金銀的。”

秦檜道:“可是為什麽要用金銀來做貨幣?記得樞密使你以前也說過,我國一直是銅產國,在銅方面西夏、金國都無法與我們相比,如果換做是金銀的話,那麽我們就必須依靠其它國家了,等於將這優勢拱手讓人。”

李奇笑道:“你說的沒錯,但是事實已經證明,銅幣並非長久之計,在我朝經濟比較低迷的時候,銅幣尚且不能滿足經濟需求,如今我國經濟突飛猛漲,銅幣更加顯得相形見拙了,其關鍵原因就是銅幣過於廉價,他只能滿足小農經濟,也就是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但是隨著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富裕,消費越來越高,銅幣遲早也會遭受淘汰。

可以這麽說,三年以後,哪怕我國每年能鑄幣兩百萬貫,恐怕都只是杯水車薪,因為銅幣已經無法滿足經濟需求了,貨幣的緊缺會束縛經濟的發展,導致經濟停滯不前,甚至倒退,所以,我們應該盡早尋找價值更高的貨幣,銀的價值就遠遠高於銅幣。

這是一道簡單的數學題,一文銅錢,一錢二分重,一千枚銅錢足足有七斤半,如今的銀價是因為我們靠著優良的商品和通用的貨幣強行拉低了,真正的價值,一兩銀子價值等於一千枚銅錢,一十六兩等於一斤,七斤半就是一百二十兩,一兩銀子的價值就是一百二十兩銅錢的價值,一斤銀子就等於一百二十斤銅錢,打每年朝廷需要鑄幣一百萬貫,也就是七百五十萬斤銅幣才能滿足市場上的需求,換做銀子的話,只需要六萬二千五百斤銀子。”

這不算不知道,一算出來,秦檜不禁大吃一驚,這差的也太多了。

李奇繼續說道:“人往高處走,貨幣其實也往高處走,為什麽自秦朝到唐朝,都沒有出現過這麽嚴重的貨幣危機,而且我們的鑄幣是他們的好幾倍、甚至於十幾倍,但是我們卻一直陷入貨幣危機當中,那是因為他們的經濟只屬於小農經濟,經濟規模非常有限,用錢的地方不多,但是我朝經濟發展的太快,商業百花齊放,燕山府的農夫都快比前朝的地主都要服用了,需要錢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就好比前朝百姓不會花上百文錢上劇院看戲吧,現在金樓、樊樓、周家作坊、何九叔的雜貨店,那都是日入鬥金。

而現在的問題是,不是他的貨賣不出去,而是別人沒有錢來賣,但是沒有錢不代表窮,他們有很多值錢的貨物,只是沒有足夠的貨幣去將這些商品運轉起來,僅有的貨幣已經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了,可以這麽說,我國現在的經濟兌換,唯有金銀能夠滿足,金似乎又多了一點,銀就剛剛好,如果繼續采用銅幣的話,那遲早有一日會爆發出更為嚴重的危機來,到時你們能隨處看見百姓推著大量的貨物走在街道上購買柴米油鹽,因為沒有貨幣只能有貨物兌換,這可不是進步,而是退步。”

秦檜雖然沒有想到用銀來代替銅,但是李奇說的這麽詳細,他當然也明白過來,凡事都存在的供需關系,而貨幣又是為經濟而存在,但是銅幣滿足不了經濟需求,當需求遠大於供應的話,那麽另外一種貨幣就會出現,滿足經濟的需求。

縱觀歷史,貨幣由最開始的貝幣到銅幣,再到明清時期的銀幣,再到金幣,完全可以看出經濟對貨幣的需求是越來越高,因為經濟越來越發達了。

蔡京點點頭道:“老夫也以為銀可以很好的替代銅,只是前提要咱們有更多的銀,這些暫且不論,老夫不明白的是,這事情完全可以慢慢來,風險也不會這麽大,為何你要這麽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