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5章 撤銷提議(第2/4頁)

“無須勞煩朝廷?”

李奇輕輕一笑,道:“你這是在讓皇上難堪啊。你們是不是覺得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偌大的杭州,又如此富裕,竟然只開一間學院和一間醫院,這對於杭州而言是遠遠的不夠呀,我還可以告訴你們,在未來規劃裏面,朝廷在杭州設定的學院和醫院都是各州縣最少的。”

這他們倒是不知道,聽得心中一驚,這是什麽情況?

李奇掃視他們一眼,笑道:“你們是不是覺得很委屈,很不明白朝廷為什麽這麽做,我杭州這麽發達,你竟然只安排極少的份額給我們,但是你們有沒有想過,當初朝廷給予杭州極大的優惠時,別的州的百姓是怎麽想的,他們容易也會這麽覺得,朝廷是在厚此薄彼,把所有資源都給了杭州,我們連湯都沒有喝。

天下間,不只有杭州的百姓是皇上子民,你們可有體諒過皇上,如今杭州已經起來了,除東京以外,就屬杭州最為富裕了,皇上若是還一味的照顧杭州,那就做過了,你們現在的生活好了,要求高了,但是很多地方的百姓連飯都吃不上,只要有一個百姓吃不上飯,皇上就是寢食難安,為此朝廷才會決定在西邊,西北邊,最南二郡多建立一些學院、醫院,造福當地的百姓,帶動當地的經濟。

特別是西北邊,沒有那裏的百姓在前面給你們頂著,杭州能夠如此安定嗎?做人可不能忘本,你們不能只看著自己缺少,大家都是大宋的子民,應該相互幫助才是,我個人對於你們這種自私的做法感到非常失望。”

這一番話說得二百名立法司是左右相望,面色稍顯的有些尷尬。

一位年長的農夫道:“國相大人,我們這麽做絕無讓皇上難做的想法,我們只是希望我們的兒女都想能上學讀書,將來為國效力,如今凡事都要識書認字,老漢自從選入立法院後,才明白讀書的重要,只想自己的後代能夠讀上書而已,可別像小老兒一樣了,臨老才來學。”

不少人紛紛點頭,他們認為自己沒有錯,只不過是希望自己的兒女能夠讀書,就是這麽簡單,而且面對如此富裕的杭州,百姓的需求還是增多了,他們迫切的需要學院這個東西,而蔡敏德就是看準了這一點,於是在這個關口上,提出這個要求,這就是蔡敏德,他商業眼光要比一般商人更加長遠些。

李奇道:“你只不過是想自己的兒女讀書上,但是還有很多父母卻只是想自己的兒女不餓肚子,相比較起來,你認為誰的要求更加小,更加普通呢?”

一個士子就道:“國相,你說了這麽多,不就是因為錢的原因嗎?但是我們杭州的稅收如今已經升至能與汴梁相提並論了,如此高昂的稅收,為何不能給我們增開二十家學院?”

“二十家學院對於杭州的稅收而言,的確不多,但是每筆錢朝廷都有規劃的,其實真正將杭州的一年稅收投入到全國各地,均攤下來,又能有多少呢?偌大的一個國家,如果隨便支出的話,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訴你們,三年內,杭州的稅收會翻上兩倍,因為一旦朝廷出現虧損,肯定會找有錢的地方收取高昂的稅收。”

李奇說著又是語重心長道:“也許在你們眼中,這二十家學院用不了多少錢,但是也許在朝廷的規格中,這二十家學院的錢,原本是要去支助西邊或者南邊十幾萬人的經費,你們等於是要拿著十幾萬人的性命來為了你們的子女建造學院,你們認為皇上會答應你們的這個要求嗎?”

這麽說來,的確駭人,立法司們目光中也閃爍著狐疑之色,不知李奇這話是真是假,但這就是事實,不錯,大宋現在的確富裕起來了,可是這種富裕是某一部分地方撐起來的,不是全國都富裕,向西北邊、最南邊,都還是很窮的,南邊一片荒山野嶺就不用說了,而西北邊常年遭受戰火的侵蝕,也沒有人敢在那裏去搞投資,經濟是很難上得來。

以趙楷、李奇為中心的政治決策者,已經開始將重心從江南等地轉移這些偏遠地區了,不是說,就把杭州,甚至江南搞富就行了,這一點從提高杭州稅收就可見一斑。

在李奇的經濟建設中,是要以杭州為中心,覆蓋全國的,如果現在不開動的話,貧富差距會越拉越大,造成兩個極端,這樣就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窮鄉僻壤的人就會往富裕的地方轉移,導致窮地方就更窮,富地方就更富。

富裕與否,與人口是有著直接的關系,人口密集的地方,經濟容易起來,特別是在這古代,這人口一旦轉移,就很難轉移回去了,為什麽北方現在還是沒有太大的動靜,哪怕是燕雲地區,也只是屬於小農經濟,很難達到杭州這種地步,就是因為沒有足夠的人口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