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9章 預算制

這三司在最鼎盛時期,不管是權力還是地位都是要高於樞密使和宰相的,只是屈居皇帝之下,因為任何部門都要用錢,那就必須得求於三司。

這樣一來,導致三司使的權力是極度膨脹,軍權、內政他都有插手,內部是極為腐敗,故此後來三司使一分為三,相互牽制,直到商務局出現後,從一定程度上大大削弱了三司的權力,再加上戶部的死灰復燃,這也是為什麽趙楷敢於重新設置三司使。

鄭逸的權力可沒有以前的三司使那般大,下面有商務局、戶部,上面還有皇帝監督著,所以他一直都是謹小慎微。

那麽問題來了,要是將商務局、戶部並入三司使,那麽三司使的權力會不會重回以前?

答案是不會。

這完全就是因為二院,在新的制度中,任何部門都得屈居法制之下,另外還有禦史台在,你三司使要是還敢囂張跋扈,那二院非得弄死你不可。

若非如此,秦檜也就不會這麽說了,因為這就不是進步,而是退步了,趙楷也不會答應的。

“樞密使此言差矣。”

李奇剛剛說完,秦檜就站出來道:“不錯,商務局的確能夠很好的監督三司,但是我前面也說了,商務局不管理國庫的,而三司也不統管經濟的,那就還是存在著問題,若是僅憑商務局,三司內部兀自可能慢慢腐化,同樣的,商務局也能憑借自身優勢,從三司那裏獲得利益。我以為如今的一切不應該將功勞全都歸到商務局頭上,其中二院、財政透明的政策都起得了不俗的成效。”

這話說的是含沙射影,你李奇這麽擁護商務局,難道就一點私心都沒有了嗎?李奇哪能不明白,微微笑道:“所以我並沒有明言反對,我只是希望盡可能的考慮清楚。”

趙楷問道:“那你究竟是怎麽想的?”

李奇拱手道:“皇上,關於商務局、戶部並入三司,的確是大勢所趨,即便今日不並入,遲早有一日也會並入的,但是既然說到這整頓財政,微臣也有話要說。”

“說。”

李奇道:“整頓財政,不只是將商務局、戶部全部並入三司,這就算是整頓財政了,關鍵還是如何確保財政能夠更加良好的運轉。根據微臣初步估計,我朝每年財政額外損失達到了數十萬貫,甚是上百萬貫。”

“額外損失?”

鄭逸皺眉道:“不知樞密使這額外損失指的是什麽?”

“三司使見諒,我此言絕非針對三司,而是針對當下的財政制度。”

李奇歉意一笑,又道:“就拿這一次收購糧食來說。”說著他擡頭望向趙楷道:“皇上,記得當時是你說撥五百萬貫收購糧食的,不知微臣可有記錯?”

趙楷點頭道:“這是朕說的。”

李奇問道:“那敢問皇上,為何是五百萬貫,不是六百萬貫,或者是一百萬貫呢?”

趙楷一愣,道:“這個朕主要是根據國庫的存儲情況,還有針對當前局勢估計需要多少糧食來決定的。”

“問題就在這估計上面。”

李奇道:“說到底,皇上還沒有一個準確的統計,的確,按照估計來看,五百萬貫是一個值得參考的數目,但僅是參考而已,其中還有一個上下起伏,雖然能夠達到目的,但是不代表沒有浪費的情況存在,如果只需要四百八十萬貫,就能達到目的,那麽這多余的二十貫就是一種浪費,但是如果至少需要五百二十萬貫才能達到最理想的目的,那麽皇上你只撥出五百萬貫,那麽就不能達到理想的目的,可是卻只是差了這二十萬貫而已。

還有當下三司對各個部門的支出幾乎都是只多不少,比如三司每年針對中書省將要支付一百貫,這一百貫是不會少的,如果恰好碰到中書省修葺房屋,還得多補助一些,又比如修建醫院,如果太原和杭州都要修建一座醫院,那麽三司撥出去的錢一定是相等的,這樣的確會減少許多煩惱,但是這會造成大量的錢財耗費。”

鄭逸若有所思道:“樞密使此話怎說?”

李奇解釋道:“先拿中書省來說,每年中書省的人員變動都是非常頻繁的,而且中書省每年面臨的財務狀況也是不同的,這個支出是非常具有彈性的,明明今年中書省閑著無聊,沒有什麽大事發生,只需要五十貫足以,可是三司使卻撥出一百貫給中書省,那剩余的五十貫對於國庫而言就是一種浪費,而資金寬裕的中書省會將一個造價只需要十貫的屋子,建成造價五十貫的豪宅,這就是對納稅人的一種欺騙。再說醫院的事,杭州的地價遠遠高於太原的地價,如果是你拿著在太原修建一座醫院的錢跑去杭州,肯定是不夠的,反之,你拿著在杭州一座醫院的造價跑去太原修建醫院,那麽肯定會有剩,同樣也是一種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