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草原烽火 第四十二節 勝利從來都沒有僥幸的(第2/2頁)

往常以儒雅,含蓄為美的唐儉,不顧皮蛋瘦肉粥散發的熱氣,大口的吞咽,宛如餓死鬼投胎。被熱粥燙的不時把舌頭伸出來晾一晾,那裏還有半分往日的風度。

“你慢點喝,我又不和你搶,老大的人了也這麽孩子氣,到底你年紀大還是我年紀大?”

唐儉用袖子擦一把嘴,把空碗遞給雲燁,示意再來一碗。

“你在雪地裏凍上個十幾天,老夫就不信你會比我強到哪去,你呆在軍營裏有暖和的屋子,有美食,你知道老夫這些天過的是什麽日子?腦袋隨時會掉啊。”說完還白了雲燁一眼。

“你怎麽從亂兵中逃回來的,這是一個好本事,教教我,讓我也長些見識。”唐儉逃回來的故事很傳奇,雲燁想知道。

沒想到這一問,把一向喜歡開玩笑的唐儉問哭了,連飯也忘了吃,捧著飯碗越哭越傷心,最後居然嚎啕大哭起來。

唐儉是一個堅強的人,雲燁知道,作為這次被皇帝派來安撫頡利的使者,他的智慧膽量都是上上之選,要不然不會把這副擔子壓在他身上。

稀粥涼了,唐儉也止住哭聲,低頭慢慢的喝粥,喝得很慢,終於他放下了碗筷,對雲燁說:“雲侯真的有興趣知道老夫是如何死裏逃生的麽?”

“沒什麽稀奇的,大總管清晨襲營,突厥人亂成一堆,我早在帳篷裏挖了一個坑,亂兵一起,我就鉆進坑裏,有護衛在我身上放一塊木板,並給了我一根小管子,讓我含在嘴裏換氣,最後他們在我身上蓋上沙土,我就是靠著一根小管子喘氣,這才逃過一劫,雲侯以為如何?”唐儉看看雲燁,又捧起粥碗,繼續吃。

“我只想問一句,你的護衛,侍從,屬官哪裏去了?他們還活著麽?”

唐儉的手一抖,手上的碗差點掉下來,他慘笑著反問:“你說呢?”

看到痛不欲生的唐儉,雲燁忽然想起史書上關於他的記載:初八,李靖襲突厥,唐儉歸。

從唐儉斷斷續續的訴說中雲燁總算理清了脈絡,自康蘇密裹挾蕭皇後,元德太子降唐之後,頡利就知道大事不好,自己萬萬抵擋不住十萬彪悍的唐軍,於是他就派執失思力為特使,到長安向唐太宗謝罪請降,表示願舉國內附。實際上企圖待草青馬肥之時,再轉移到漠北,伺機東山再起。唐太宗派鴻臚卿唐儉等去突厥撫慰,令李靖率兵接應。李靖認為頡利雖敗,兵力尚多,若任其逃往漠北,依附於薛延陀等部,則很難追殲;今唐儉在突厥,頡利懈而不備,如選精騎襲之,可不戰而擒之。李靖令張公瑾統大軍繼後,親率精騎萬名,各備二十天口糧,連夜出發,向鐵山疾馳。李靖軍至陰山,遇突厥營帳千余,盡俘之以隨軍。頡利見唐使前來撫慰,以為安然無事,未加戒備。

在最寒冷的天氣裏,李靖趁著草原上升起大霧,命令前鋒蘇定方率領兩百悍卒發動突襲,在大霧的掩護下,直到頡利大營前面,才被發現,最喜歡逃跑的頡利又一次扔下自己的子民,找了一匹最快的嗎,率先跑了,留下十萬突厥牧民,被李靖一網打盡,突厥人最精銳的騎兵也在這場突襲中損失殆盡,可以說,雖然頡利跑了,東突厥已經滅亡了。

時空轉換的是如此之快,在雲燁剛到唐朝的時候,就是頡利在關中耀武揚威,二十萬控弦之士一度兵臨渭水,李二和頡利的白馬之盟墨跡還未幹,頡利就已經迅速的沒落了。

可以說作為一個大唐人,雲燁的第一個敵人就是頡利,如今眼見強敵終於被幹掉了,心中也不由自主的輕松幾分。

想必,李績這個最佳得分手不會放過這個絕妙的補射得分的機會,一想到將來在長安自己可以隨意的羞辱草原上的王,雲燁不由得咧開嘴笑。

“雲侯為何獨自發笑?說出來聽聽,讓老夫也換個心思,大勝之余,老夫也松快松快。”唐儉終於從悲痛裏走了出來。

“我斷定頡利這回是插翅難逃,李績大將軍不會放過這個好機會,按照慣例,我們和頡利說不定還有同朝為官的可能,如果在長安見到頡利,小子玩皮一點,你說陛下會不會怪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