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風雨長安 第五節 長安風雨(第2/2頁)

此事一出,文官群體士氣高漲,平日裏拖拖拉拉的作風為之一改,親民官四處奔走,為受災百姓謀福,大唐貞觀盛世由此拉開了序幕。

在官府的強力幫助下,遭受蝗災的關中百姓趕在春耕前回到了家鄉,朝廷派發下了大量的耕牛,挽馬幫助百姓重建家園,李家皇朝創造了一個新的記錄,整個冬天,沒有一個百姓因為缺衣少食被凍餓而死,社會及其的穩定,秋決的時候,只有二十七人被處死,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跡。

李承乾合上卷宗,柔柔發酸的眼睛,昨天,最後一批災民就要回到岐山。他們原本就不願意回去,說是在雲莊一帶做工比種莊稼強多了,主家也和藹,從無坑害自己的事情發上,今年年節之時,每家還給發了三斤肉,在岐山種田一年下來可沒有肉吃,災民們知道自己如果不回家鄉,就會給雲家帶來麻煩,特意推選了老人來問太子,說是要把手上的活全部幹完再回去,可以麽?

這話把李承乾問住了,哪有莊戶不願意種自己家的田地,喜歡給人家做工的,這完全超出了他的預料,不明白這些農戶怎麽想的,結果不用問了,看到農戶家的孩子捧著大老碗往嘴裏塞湯餅的時候,他就明白這些農戶為何不願意回家了。誰家的農戶不是半年時間靠稀粥度日的,雲家莊子的雇工都開始放開肚皮猛吃白面了,那莊子上的住戶會富庶到何種地步?這還是災年麽?

雖然那些農戶們在幹完手裏最後的一點活計之後,拆了自己的窩棚,知道雲家人愛幹凈,把住過的地方打掃的幹幹凈凈,帶著妻兒老小,拖著自己在雲莊掙得錢糧,一步三回頭的離開了雲莊。

李承乾回想起災民們收到雲家贈送的幹糧,哭成一片的場景,心頭就發酸,如果是別的大家族敢這麽幹,一個邀買人心的帽子就會扣下來,讓他吃不了兜著走。

雲家是特例,朝堂上誰要說雲家心存不軌,不說別人,自己父皇就會啐這家夥一臉唾沫。十七歲的獨苗家主正在幾千裏地外為大唐爬冰臥雪的苦熬,家裏一群婦孺什麽都不懂,不過是發了一點善心,會扯到準備造反上面去?

長安城現在很無趣,李承乾今天早上還聽到祖父李淵在抱怨,說雲燁這小子不在,打麻將都格外的沒意思。蘭陵跑到自己這裏要吃紅燒肉,結果只吃了一口,就吐了出來,抱怨沒有雲燁做的好吃一個勁地問他什時候回來,上次的鬼故事才講了一半,讓人心裏抓撓。

大姐李安瀾有好幾次欲言又止,看到這樣的情形李承乾只能搖頭嘆氣,因緣一錯過,再回首已是百年身。他很希望雲燁成為他姐夫,兩個驕傲的人在一起注定沒有好結果,這些天父皇母後已經開始討論大姐的婚事,畢竟她已經十六歲了,如果是別的公主,這個年紀早就做母親了。

雲燁定親了,父皇聽到這個消息消沉了好幾天,母後也在為大姐惋惜,太上皇也和大姐疏遠了許多,只是兩個人之間的小摩擦,為了求勝,大姐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使用了錯誤的方法,最終造成了現在勞燕分飛的局面。

又到了該學禮儀的時間了,謙卑而又固執的內侍,又在雞蛋裏挑骨頭了,李承乾發現自己不發怒了,木然的隨著內侍的指揮做出各種禮儀。

你一定要做一位偉大的帝王,你一定會超越歷朝歷代的煌煌君王,為萬世之表,那就先從禮儀開始吧!這是雲燁對自己的勸誡。燁子回來活該他被母後綁凳子上訓練,想到大大咧咧的雲燁被綁在凳子上的一幕,李承乾就忍不住發笑,原來這個世界上還有比我還討厭禮儀的家夥。

“太子殿下,剛才我們是在學習祭天的禮儀,您無故發笑,是對上天的大不敬,所以……”內侍的話還沒有說完,李承乾就接話說:“還要重新再做三十遍,孤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