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野人山 第十節 遠方的信(第2/2頁)

“穩住,你是太子,喜怒形於色這可不好,雲燁活著從竇燕山手裏逃出來了,這小子做到這一步,就是你父皇我都不得不說幹的不錯,他居然能在不可能之中在南詔掀起滔天巨浪,南詔九侗十八寨和竇燕山拼殺的你死我活,勢均力敵之下,現在進入了對峙期,只是雲燁孤身一人從大江遁走,生死不知,這小子難道就不能再忍耐幾天,等竇燕山擊敗土人,他的大軍就會四分五裂,到時候他就能平安回來了。”

李二敲著案幾,慢悠悠的說。

“陛下,竇燕山能把雲燁留到現在不殺,一定是其中有變故,既然他發現了我們的人,毅然選擇遁走,只能說當時的情形已經到了一觸即發的時候,容不得他多停留。”

長孫從帷幕後面出來,手上也拿著一根布條,只是上面密密的寫滿了字,不像雲家的布條只有寥寥幾筆。

“皇後說的有理,雲燁能把命留到現在,已經算是奇跡了,朕若是處在竇燕山的地步,見了面一句話都不說,先把頭砍下來是正經。”

長孫捂著嘴輕笑兩聲說:“不見得吧,是個人都知道雲燁難得,殺人之前都會盤算一下,雲燁如果年長幾歲,在您打天下的時候遇到,您就算是和他有天大的仇,也會想想有沒有收服他的機會,您看看您的百官,有幾個是從晉陽就追隨您打天下的,還不是打一路,收一路,竇燕山是在學您呢。”

李二哈哈大笑,良久才停下來,對太子說:“你看看,竇燕山就是個有雄心壯志的,想在南詔建立自己的國家,而且坐起而行,就這一點,比他祖父,父親就強的太多,可惜他遇到的是雲燁,如果他能靜下心來用十年時間打根基,說不定會成功,可惜啊被雲燁的一座金礦迷了眼睛,那座金礦不但沒有起到好作用,反而起到了拔苗助長的作用,欲速而不達。

成乾,你記住,大唐現在需要的是穩紮穩打,不需要突飛猛進,每一次作戰,我們都有明確的目標,比如這次,我們的目的就是為了打通商道,讓大唐和遙遠的諸國有聯系,雲燁的地圖經過確認,很準確,至少在我大唐境內很準確,那些波斯商人也確認了西域位置的準確性,世界如此之大,朕小覷了天下英雄。

原來山的那邊還有山,海的那邊還有海,朕的眼光只盯在中原未免可笑,既然我們的眼光變了,成乾,心胸也要跟上,既然有無邊的土地可供我們馳騁,那麽我們就為後世子孫打下一片遼闊的土地。

馬周現在活得眾叛親離,李綱親自將他逐出書院,並且焚燒了他的學籍,認為他是書院最大的恥辱,並且聲言,他即使死了,也會在地獄裏詛咒他。

聽說馬周在書院門口長跪三日,不飲不食,最後昏厥,也沒有取得書院的原諒,他付出如此慘烈的代價,不過是想朝廷杜絕土地兼並之風,非是為了一己私心,只是礙於見識,再加上朕在後面推波助瀾,所以才會讓他陷於死地,你此次出征帶上他把,他這一生都沒有可能回到中原了,就算是皇家給他的一點補償吧。”

李二很少和李承乾說這麽多的話,把自己從簡短的情報上得到的推斷一一講述給了李承乾聽。

他們父子一個諄諄教導,一個洗耳恭聽,長孫坐在一邊看,一會看看李二,一會看看成乾,眼中全是幸福和驕傲。

“父皇的教導,孩兒銘記在心,開眼光,擴心胸,學本領,此次出征,孩兒一定會多看,多聽,多做事,少開口,把那些老帥的本事學好,學精,學透,這回被李帥算計,讓孩兒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之處,一定會收起驕傲自信,只是孩兒出征至少需要一年多才能回來,還請父皇母後多多保重,按時進餐飯,寒時多加衣,莫教孩兒在萬裏之外擔憂。”

李承乾跪在地上,給李二,長孫恭敬地叩拜,爾後起身,大踏步的出宮去了。

雲家的人現在一定很著急,自己無論如何也要把雲燁平安的消息傳遞給雲家,哪怕會違反父皇幾個月前的禁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