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小荷出水 第三十節 偉大的心(第2/2頁)

雲燁這才知道老頭子發急的原因,不是因為什麽萬世之功,只是擔心自己沒機會看到活字印刷術的出現,所以一刻鐘都不願意浪費。

一輩子就想著把華族的文華傳播給每一個漢人,他也為此努力了一生,李綱,元章,離石,京城裏的大多數鴻儒都幾乎受過他的教誨,在自己生命之火即將熄滅的時候,能看到活字印刷這樣神奇的技藝出現,而且由自己親手實現,對喜歡書,喜歡到骨頭裏的顏之推來說,是最好的安慰。

元章先生的手稍微停頓了一下,就繼續刻字,眼前就放著一本說文解字,他雕刻的很快,太陽偏西的時候,已經雕刻好了足夠排出論語第一章的字。

顏之推逐個檢查,是否有錯誤,檢查完畢又親眼看著那些字被送進書院的小火窯裏燒制,這需要兩個時辰。

老頭子躺在躺椅上睡著了,畢竟今天他活動的太久,也太多了。顏子善,顏師古都來了,聽到李綱把事情的經過說了一遍,顏子善抱拳對雲燁施了一禮,作為顏之推的兒子,他知道父親不再乎是不是還能多活兩天,只害怕自己的時間活的沒有意義。

窯裏的火已經停了,現在只需等待窯溫降下來,就好,否則溫度下降太快,會讓那些泥字破裂,幾個人小聲的在窯前交談,對於顏子善和雲燁的誤會,這時候在微微一笑中就消散的無影無蹤。

說到字,雲燁自然不會放過顏子善這位文字大家,吩咐學生去書院的藏書樓裏拿出兩片龜甲,讓這些為夏商周歷史爭論不休的人開開眼界。

金竹先生對於鐘鼎文最有研究,一直在說,最早的文字出現就在商朝,因為他手裏的證據證明了這一點,他帶著黃鼠去年走遍了傳說中好的殷墟,也沒有發現新的證據,所以他很懷疑倉頡造字的傳說,那是一個相對愚昧的時代,記數的方式還是最古老的結繩記事法,我家今天抓了一只野雞,就在繩子上系個小疙瘩,我家前天抓了一頭野豬,就在繩子上系一個大疙瘩,後天一群人捕獲了一只鹿,也在繩子上系一個不大不小的疙瘩。

大唐人日子過久了都記不清楚往事,更不要說古人,總之就是一本糊塗賬,系疙瘩系不好,把鹿的那個疙瘩不小心系大了,和野豬沒有區別,如果是同一個部族一起打得的還好,如果是和別的部族一起打得,那就麻煩了,分贓不均,就會出現戰爭。

學生捧來了龜甲,遞給雲燁,顏子善也停止了和金竹先生的爭論,一起看雲燁手裏的龜甲,不知道他拿著藥材做什麽。

“這東西藥材的學名叫龍骨,小子認為這是遠古時期用來占蔔的龜甲,有一天小子無意中發現,龜甲上有一些奇詭的線條,就有了一個猜想這些線條會不會就是那個時代的文字?”

金竹奪過龜甲,按照上面的紋路,小心的在地上寫了好幾個類似文字一樣的東西。檢查了四五遍確認無誤,才讓顏子善他們上前研究,七八個人頭頂著頭蹲在地上看著這些線條,各自的腦海裏翻江倒海的轉動,想要從中找出蛛絲馬跡,來印證自己的觀點。

躺在椅子上的顏之推嘴角上翹,露出一絲笑意,睜開眼睛,對雲燁說:“爐子涼了?”

眾人這才如夢初醒,離石先生帶著手套從爐子裏小心的取出那些泥字,放在桌子上,等最後的余溫散盡。

除了兩三個泥字破裂之外,其他的都很好,字跡清晰,美觀,剩下的就是把這些字固定在架子上,找到合適的墨,只要這一版印制成功,後面就可以大規模的制作了。

除了老頭子嘀咕兩句,說元章的字還沒有中年時期蒼勁有力,這些年被舒適的生活消磨了心志,按他老人家的說法,只有苦行僧式的生活才是正確的做學問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