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小荷出水 第三十一節 陽光下總有黑暗(第2/2頁)

“兩位大功臣自然需要欽佩,我明日就把您兩位對顏之推老先生,李綱先生,元章先生,離石先生,金竹先生包括顏子善先生的評語如實相告於他們,告訴他們,在兩位高人的智慧面前,我輩只能去吃屎,不知道在全天下人的口誅筆伐之下,公輸先生是否還能保持這樣的高人風範,至於小泰,顏老先生一定會去信詢問皇後娘娘的教子之方。”

李泰一本正經的放下手裏的千層酥,對公輸木說:“泥活字燒硬之後一定比木活字印出的字體好看,而且更加的耐用,我發現檢字,排字的速度還有待提高,應該有相應的工具能夠提高一下效率,弟子準備閉關數日,好好研究一下,這就告辭。”

看著一臉愁容匆匆離去的李泰,公輸木苦笑著對雲燁說:“看到了?走一步看三步就是這小子的特性,我們才把木活字弄出來,他就已經在考慮如何提高功效,把木活字的效能發揮到最大,有這樣的弟子實在是老夫之幸,只是把老師一人丟下頂缸,是何道理?”

“好了,你有這樣的弟子算是燒了高香了,萬民殿坯料用錯,這樣的大事故他問都沒問的替你頂了缸,你家也不好好看看《禮典》,按照五德終始說我大唐崇尚火德,你非要弄成土徳,給別的匠人早就人頭落地了,只有你家有弟子頂著,硬是編造出一個土為基,水為腰,火為苗的古怪說法,駁斥的那些大儒無言以對,別的朝代只有一種德行,這下好了大唐有三個,只去了主管刑殺的金,去了生機勃勃的木,好大喜功的陛下居然會相信,讓你家逃過一劫,你替他受點小罪也是應該的。”

說起這事,公輸木就一臉的後怕,本來以為只要有一座漂亮的合乎典制的宮殿出現就好,誰知道給廊柱上底料的時候,剩下了大量的黃色膩子,公輸甲想都沒想就用了上去,反正不論什麽顏色,最終都會被漆料掩蓋,沒有想那麽多,誰知道禮部的一位侍郎前來監工的時候無意中發現了這一幕,當場發作,下令停工,將公輸甲打入大牢聽參,當時雲燁身在嶺南,遠水難救近火,只好請李泰出馬。

魏王爺博古通今,一上殿就把禮部的典籍倒背如流,連其中多年以來演變的脈絡也給整理出來,最後的結論是,這些都是無稽之談,五行相生相克就站不住腳根,隨著人們對事物的認知不斷的加深,遲早都會摒棄這些陳腐的東西,不應該抱著這些老教條來看新世界。

李二坐在上面瞅著侃侃而談的兒子欣慰不已,雖然沒有接受兒子的說法,卻也沒有處罰公輸甲,只是勒令返工而已。

幾個當過李泰老師的老令官,揪著李泰的脖領子要他說清楚五德怎麽就不能相生相克了,李泰也不含糊,帶著幾位令官回了書院,幾個人關上門擠在實驗室裏兩個時辰後,令官們失魂落魄的離去了,只剩下雙手插口袋,聳著肩膀的李泰獨自在實驗室門口,看仆役們打掃清潔收拾戰場,對於實驗室,李泰從不馬虎。

“雲侯,那些話,也就他能說,其他人說這些話早就被扣上大逆不道的帽子西市砍頭了,甲兒說到底還是大意了,皇家無家事,有一點點小事都會被放大成關乎國運的大事,事情很難做,沒有利潤,只能收獲名聲。

對了,你這回竭盡心力的應付顏之推,是為了什麽?你奶奶,女兒的事情還提不到台面上,至於尊老,就更加的談不到,田襄子也是老人,被你活活的送去極地送死,沒見你有一分的不忍心。”

雲燁蹲在門口,仰天看著璀璨的星河幽幽的說:“老頭子是個好人,一個純粹的學問人,不懂權謀,不知詭詐,到現在都保持著一顆稚子一樣的心,活了快百年,就想看到文道大昌的盛景,滿足一個老人最後的願望有什麽不對麽?”

“沒錯,很應該,顏之推方正了一生,的確值得尊敬,只是我問的是你到底要幹什麽?不是問這些順便帶著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