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鬥殺 第三十七節 又被騙了(第2/2頁)

李二點點頭,把長孫案頭的一個錦盒裏的寶石全部倒了出來,還吹了一口氣,吹吹那裏面並不存在的灰塵,把五顆種子放了進去,快要蓋上盒子的時候,又停了,把手伸向雲燁,對他說:“剩下的都給朕,全掏出來,你是一貫的偷奸耍滑,以為朕不知道?”

雲燁只好苦著臉把另外五顆種子連著袋子一起送了過去,李二拿過來,抖抖袋子,惋惜的嘆口氣,把種子都放進盒子裏交給長孫。

好像有點惱怒,回頭就對長孫說:“這個孫元凱有眼無珠,祥瑞就在眼皮子底下居然置若罔聞,實在是該死,好好地東西都被當零食吃了這麽久,害的好東西如今就剩下這幾顆,罪不可恕,你下了他的職權,派去做雜役吧。”

看到長孫一副不忍心的模樣,雲燁趕緊說:“陛下息怒,這事還真的怪不到孫元凱,誰能想到祥瑞就在眼皮子底下,如果不是微臣還有幾分見識,說不定也會與南瓜失之交臂,您讓一個宦官去辨別莊稼難為他了,再說微臣已經揍了他兩頓了,您就饒了他吧。”

李二斜著眼睛看了雲燁一眼說:“你總是做好人,也好,心存善念,總比心存惡念要好,你來說說,朕當年在收到菠菜種子的時候,就大諭天下,說只要有新的作物種子,朕一定不會吝於獎賞,為何只有你送來了三樣?既然有三樣,那就一定會有三十樣,三百樣,已經四五年過去了,為何其他人杳無音訊,有你在前面做樣子,這可是天下間獲得爵位最輕松可行的法子,為何無人領賞?”

李二的想法特別的討厭,或許大人物都是這個樣子,有土豆和玉米簡直就是你李家祖墳冒了青煙,才把我從後世給拽來,要不然,想吃土豆玉米,一千年以後吧,還三百種,不是所有的作物都適合在大唐生長的,引進的太多了,也會有麻煩,就像鯉魚肆虐美國一樣,會出大麻煩的,沒一點生物常識,自己撿的都是在這片大陸上被證實安全有效的東西,誰敢把什麽東西都運過來。

“不是有一句老話嗎,人離鄉賤,這作物也是一樣,都有一個適應期,不是所有的作物都適合在我大唐播種,這個世界上蟲吃草,鳥除蟲,然後鳥再被其他東西吃掉,最後所有的活物都回歸於大地,青草在它們的屍骨上長出來,這是一個循環,如果破壞了其中一個一環,就會釀成大災難,沒了鳥,蟲子就會泛濫,莊稼就會被吃光,前幾年的那場蝗災就是關中土地被耕作過甚造成的災難。”

李二點點頭,對雲燁說:“看來欲速則不達啊,朕總是喜歡畢其功於一役,忘記了事物總有自己的規律,我李氏祖先就說過,道法自然,我這個做後輩的居然急功近利,是有些急躁了,小子,你今天的話朕聽進去了,不該急躁的,匆匆忙忙的總不是一個做事的法子。”

不知道李二又聯想到了什麽,好像很黯然的樣子,轉回屏風後面再沒動靜。

長孫笑著那指頭點點雲燁,意思是她很滿意,然後指指殿門,意思就是他可以滾蛋了。

了解,李二又需要皇後的安慰,就是不知道會怎麽安慰,怎麽做了皇帝還是一副小孩子脾性?老子自己做了什麽錯事,也從來沒有找辛月要安慰。大人物有時候總是需要裝出一副脆弱的樣子,想想也是,所謂柔不可守,剛不可久,男人軟弱一下總會多哄騙一些關愛的。

回家就裝可憐,看看辛月是怎麽安慰自己的,然後再以此推斷一下長孫是怎麽安慰李二的,就這麽定了。

出了宮門才想起來自己被李二騙了,南瓜種子就這樣沒了,書也沒要回來,自己的想要辦的事情沒一件辦成的,該死的李二,故意裝出一副受傷的模樣,把自己該得的賞賜給吞掉了,發現了南瓜,這是大功勞啊,沒爵位你給些錢也好。

越想怒火就越大,那個珍寶閣的掌櫃嚎哭著抱著雲燁的腿說著做牛做馬的感謝話,怒火燒昏頭腦的雲燁,擡起腿,就在這家夥兩腿之間來了一腳,在他的慘嚎聲裏,終於感覺好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