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戰血 第十四節 奴隸船(第2/2頁)

劉仁願阻止了副將,自己蹲下去溫言道:“不要害怕,既然會說我們的話,那就和大唐有些淵源,只要說出來,我們查明之後,自然會送你們回家。”

“軍爺,小女子姓田,夫家姓方,原本是河間人士,隨夫君返鄉祭祖,因為夫君好友是海商,所以就乘坐海船,沒想到在海面上遇到了這些強人,就殺了奴家的夫君和友人,將奴家擄掠至此,他們見奴家長得有幾分姿色,就……”

“這位大嫂不必哀傷,那些賊人都已經屍沉大海喂了魚,你如今得脫大難,好好地活下去才是正理。”

說完勸慰的話,見那個婦人衣衫實在是破爛不堪,就從自己身上解下外袍,給她披上,指著另外的幾個女人問:“她們也是大唐人?”

“不是的,她們是可憐人,要不是有她們幾個幫忙,奴家早就追隨拙夫去了。咱唐人,受人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所以奴家鬥膽把她們帶出來,向將軍祈求一條活路。”

劉仁願驚訝地看了一眼眼前的這個瘦弱的婦人,見她說話條理清晰,言辭文雅,說不定是一個識字的,這就難得了,尤其是在這個時候還知道報恩,這樣的婦人實在是不多見。

“你說的沒錯,我大唐人就是如此,這夥賊人居然敢在我大唐海域恣意妄為,尤為可恨,我們這是殺進賊巢,斬草除根。”

說話間,從大船上送來了好多舊衣衫,方田氏很自然的指揮那些婦人穿上衣衫,再把其余的衣衫送進船艙,自己又對著劉仁願施禮說:“將軍,奴家已是殘花敗柳之身,無顏再回家門,伺候將軍的話也說不出口,只求將軍賞一口飯吃,容許奴家管理這些婦人,都是些可憐人,還請將軍慈悲。”

劉仁願對這個婦人很是欣賞,他出自書院,雖然也看重貞潔,但是書院的說法是,婦人在強大的外力之下失貞,丟人的是男子,不關婦人的事。早就被書院教導的心高氣傲的學生都很同意這句話,一個連老婆都保護不了的男人,還有何臉面指責婦人失貞。

“很好,方田氏,軍中都是男子,的確不適合管束這些女子,你來管理甚好,只不過靠岸之後,你們的去留要看侯爺的安排,你不必擔心,侯爺總是有辦法的,這女人既然到了大唐,恐怕也回不去了,就算是回去了,你認為下場會有多好?”

方田氏黯然的點點頭,三個月的朝夕相處,她已經能說一些新羅話,對那裏的風俗也有了一些了解,如果不是寒冬封了港口,她們早就被賣到大唐各地了,而等待自己的只有死路一條,沒有人販子敢販賣大唐婦女,就是再手眼通天的人販子也不敢,只要自己到官府鳴冤,牽扯到誰,那個人都會是重罪,所以大船靠岸的前夕就是自己命喪黃泉的時候,那些被扔到海裏的倭人,就是自己的下場。

劉仁願回到大船上之後,就把這些女人拋在腦後,拿出河北道的地圖,怎麽也想不通,自己為什麽要把海船開到遼河裏去,朝中的大佬們就不知道,海船開到河道裏,就是純粹的在自取滅亡麽?

溯流而上,這是開玩笑,木蘭舟怎麽開到河道裏去?大江或許可以,但是遼河絕對不行,為什麽非要開進去,大帥為何非要跑到高麗人的身後,又不是國戰,沒有後援,前方也沒有戰事,只有自己一支孤軍,不行啊,必須早點見到大帥問個清楚。

他在煩惱,卻不知雲燁的腦子都要炸了,大佬們給的辦法沒一個能用的,遼河水流湍急,河道狹窄,根本就不適合船隊航行。

海的對面就是卑沙城,城墻隨山勢構築,綿延約十裏,偉岸奇俊,蔚為壯觀。城內峽谷蜿蜒,城外四周懸崖絕壁,安營紮寨於城中,進可攻,退可守,是一處易守難攻的營寨,只要自己在遼河口有一點動靜,駐紮在三山浦的高麗水軍就會傾巢出動,把自己堵死在遼河上,到時候想不全軍覆滅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