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戰血 第五十六節 與時俱進的重要性(第2/2頁)

李二嘿嘿笑了一聲陰狠地說:“你就不擔心朕用你的人頭去平息戰火麽?”

雲燁奇怪的看了李二一眼極度肯定的說:“臣比較擔心明日上朝復命的時候,那些夫子們的詰難,至於拿自己人的人頭換取短暫的和平,就是最迂腐的夫子都不會答應,您會答應?高麗人居然如此羞辱大唐,看樣子微臣明日的處境會好許多。”

李二哈哈的大笑起來,拍著雲燁的肩膀說:“的卻如此,高麗人如果搖尾乞憐,你的處境就會很糟糕,他們卻選擇了威脅,哈哈哈,一向只有我大唐威脅人,還沒有誰能威脅到我大唐,別說你是一位有功於國的國侯,就是一個農夫,朕也不答應。”

李二大話都說出來了,雲燁和李承乾,李泰,李恪只能單膝跪地大呼“吾皇威武!”

“小子,你還年輕,慢慢等,慢慢熬,等到老家夥們一個個都老的動不了了,這個天下才能真正的掌握在我們君臣的手中,死幾個高麗人就說我們內聖外王,有人告訴朕,需要用德化來讓那些蠻族歸附,這樣才能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最後達到萬國來朝的聖王境地,到時候四海升平,刀槍入庫,馬放南山,所有士族都過上詩賦風流,醉生夢死的好日子,所有的百姓也就能衣食無憂,小子,你說可能麽?”

雲燁的眼睛瞪得老大,那個蠢貨是這樣給皇帝建議的?司馬家這麽幹了,最後是什麽結果?漢人被殺的從第一大族,變成了少數民族,怎麽還不長長記性啊?

“好笑吧,小子,朕聽到這樣的建議下巴差點掉下來,所以朕就把他派去安撫川中的那些僚族,長孫順德快把那裏變成白地了,殺自己人他們居然大肆的贊揚,說這是在征討不臣,需要用重典,你沒殺自己的百姓,殺的是高麗人,他們就認為是在損傷大唐的仁德,豈有此理!幸好啊,他們還知道要一點臉皮,朕把高麗人的條件說給他們聽,總算是沒有人不顧臉皮的同意把你的頭送過去,如果他們同意,朕會立刻殺人。

哈哈哈,你這一戰讓朕看清楚了很多人的本來面目,承乾,你要記住,用人就要不停的觀察,一遍兩遍你是看不清楚的,諸葛亮的用人之道裏,其中就有一條醉之以酒,以觀其性,你們不能只看一個人平日裏說什麽,還要觀其行。

朕不喜歡曹操的做法,卻不得不承認他的用人之道,取士取才不尚德,亂世還行,清明世界裏就不行了,可惜啊,世間多的是有才無德之人,少見的是德才兼備之士,所以朕打算制定一套帝王的準則,很早以前朕就有這種想法,現在該動手了。”

李承乾,李恪躬身祝賀,雲燁,李泰卻皺起了眉頭,李二看到了四個人不同的兩種反應,太子和李恪同意他能理解,但是雲燁和李泰反對他就弄不清楚,好在四下裏沒外人,就不悅的問:“青雀,雲燁,你二人可有不同意見?”

“父皇,您的才能天下共知,總結歸納出的範例一定是準確而精辟的,兒臣相信,將來大哥按照您制定的條例治理國家,一定不會有問題,兒臣擔憂的是以後,您制定的條例將來一定會成為祖宗法度,後世子孫一定沒人敢輕易觸碰。

父皇,這世間的所有學問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最後變得跟不上後世的步伐,您看看我們現在的大唐,可謂一日三變,軍中馬上就要開始出現火器,孩兒相信,隨著火器的研發,今後我大唐的軍伍,一定會變成以火器為主的新式軍隊,它涉及到很多的元素,以前的那些舊的指揮方式有許多都會被逐漸淘汰,所以孩兒擔憂。”

李二眯起眼睛,思慮了一會,又對雲燁說:“你也認為朕的規則會成為後世子孫的絆腳石?”

雲燁沒有猶豫,重重的點點頭說:“臣還是不習慣在您面前說違心的話,的確如此,陛下咱們暫且不談這事,微臣請您再觀察兩年,您春秋鼎盛,現在說這些太早,臣敢打賭,兩年後的大唐一定會逼得您需要不斷地補充完善律法,才能滿足大唐的需要。”

李二背著手笑著點點頭“那朕就再看兩年,看看貞觀十一年到底會如何逼迫朕修改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