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卷 勃發 第三十二節 長孫的五指山(第2/2頁)

“我一直想問你,你胳膊上的傷哪來的,看樣子你被割了好多刀。那個屁大點的官員還輪不到我們去操心,你莫非是在自殘?”

李承乾都被顏之推攆到玉米地裏收玉米去了,雲燁,李泰當然免不了,雲燁的手很不方便,李泰馬上就看出了端倪。

“說自殘也說得過去,的確是我自己割的,當年隨我在隴右征戰的幾個老兵,非要當雲家的家臣,還需要溶誓,原來割一刀就好,我哪裏知道,以為一個人就要割一刀,所以胳膊才成了這副爛糟糟的樣子。”

李泰羨慕的看著雲燁的爛胳膊說:“你運氣真好,有人把命給你,這樣的傷口我父皇有,我大哥有,我和李恪還沒有,看樣子我的品性還是不能服人啊。”

雲燁奇怪的停下手裏的活看著李泰說:“你是陛下最寵愛的兒子,還是親王,你的封地大的嚇人,按理說你有百八十個家臣不奇怪啊,怎麽會沒有?韋挺和杜楚客追隨你多年,難道他們不是你的家臣?”

“他們是魏王府的屬官,可不是家臣,家臣和奴仆,屬官是兩回事,一個是國家分派的,一個是賣身進了家裏,家臣不同,首先需要給你立下功勛,再接下來你認可他的忠心,最後就是你認為可以把命交給這個人,這樣的人才能有資格成為家臣,哪怕他在你家是養馬的馬夫,也是你家的半個主人,而不是仆人。你家的那些老兵和你一起出生入死過,有對你家忠心耿耿,七八年下來,一個人的心也該看透了,所以你有家臣一點都不奇怪,我就難了,開府的時間太短,這時候不會有人主動認我這個家主的。”

隨便掰了一筐玉米意思一下就好,今年雲家的玉米幾乎全部是用來當種子糧的,曹縣令居然傾家蕩產的購買了五百貫的玉米種子,還有七八船之多的土豆,雲燁受不了唐朝的信息流通速度,長安的土豆多的吃不完,許州雖然距離長安只有五百裏,百姓們居然聽都沒聽說過土豆,官府知道的土豆也不過是在文書和塘報上兩個簡單的字。

司農寺的人也開進雲家的土地采收玉米,司農寺少卿都不好意思念聖旨,把聖旨塞給雲燁讓他自己看,雲燁一頭霧水的打開後才發現,這就不是什麽聖旨,是長孫的懿旨。

“劉少卿,本侯今年二十二歲了難道還不算成年?怎麽還歸皇後娘娘管轄?這不合常理吧,給魏王的旨意都是聖旨,怎麽到我這裏就變成了懿旨?”

“雲侯,下官也不知曉,司農寺采購良種,是按照您訂的價格進行的,只是這筆錢不是出自國庫,而是出自少監府,聽說是娘娘省吃儉用省下來的脂粉錢,所以您接到的是懿旨而非聖旨就不奇怪了,中書省的大佬沒意見,給事中沒有封駁懿旨,那麽它就是有效的。”

“老劉,前幾年你說娘娘省吃儉用我沒意見,這時候再說這話就虧心了吧?少監府如今肥的流油,陛下修繕曲江池的錢都是少監府獨家贊助,皇宮裏這兩年添了多少亭台樓閣,哪一個不是美輪美奐,曲江園子裏的珍禽異獸我在秦嶺裏都沒見過幾只,皇宮裏的鎏金神像,就不是鎏金,一指頭厚的鎏金你見過?”

雲燁心裏苦澀的厲害,長孫這是非要把自己攥在手心裏啊,攥在她手裏,不管出了什麽事,都是小事,可以按照家法處置,雖然對自己好處多多,但是想要獲得尊敬,就不太可能了,因為皇後管的勛貴,都是沒成年的。

中書省?給事中?他們怎麽會有意見,有人自願出一大筆錢幫朝廷買種子,還沒有半點的附加條件,至於有一位侯爵會丟臉,誰在乎?只要不動國庫的錢,他們自己丟臉都不在乎,雲燁知道房玄齡,魏征這些人不要臉的時候有多麽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