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卷 勃發 第五十八節 妖孽(第2/2頁)

“念吧,老夫的心意自己都寫不出來,就看看小夥子能不能,老夫洗耳恭聽。”

雲燁先在紙上寫了下來,修改了幾個字,然後拿著紙片輕輕念到:“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您看,就這四十個字,不知道合不合先生的意境。”

黎杖翁不說話,取過紙筆,筆舞龍蛇,轉瞬間就把這四十個字抄了下來,看了一遍,就閉上眼睛慢慢的品味這首詩。

詩意,詩骨,詩心全有,以前寫秋天的詩無不有悲傷之意,而這首詩,卻字字都是平安喜樂,全詩定下一個空靈澄凈的基調。全詩動靜結合,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月照松林是靜態,清泉流溢是動態。前四句寫秋山晚景之幽靜,五六句寫浣女漁舟之喧嘩。詩之四聯分別寫感覺、視覺、聽覺、感受,因象得趣,因景生情。詩寫到這種地步,確實算得上獨步古今,黎杖翁再一次看看膝蓋上的那頁紙,拱手對李綱說:“文紀兄,你說的沒錯,你的弟子的詩才老夫的確拍馬難及,老夫認輸,這就到書院聽你調遣。”

李綱的笑容顯得越發的可惡,囂張的對其他三個人說:“你們四人一體,向來都是共進退的,老夫說了不占便宜,就是不占,再給你們一次聽好詩的機會,免得你們說老夫取巧,當年你們就是這麽對待老夫的,我投降認輸都不行,一缸酒我一個人喝了大半,整整在床榻上躺了三天,差點喝死,頭疼欲裂的滋味現在想起來還是記憶猶新,古人說得好啊,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一點不差,今日老夫要報仇雪恨。”

誇陽老頭忽然指指長孫無忌,示意他也上來,長孫無忌走上前來,還沒有施禮,誇陽老翁就問:“雲燁寫出如此好詩,你們為何不驚訝?”

長孫無忌苦笑著說:“回前輩的話,晚輩早在很久以前就被震驚的體無完膚,所以對於今日的事,見怪不怪了。”

“他很早以前就是這麽寫詩的?難道說《原草》,《涼州詞》這些膾炙人口的詩賦都是他作的?為何我們只聽說詩賦,卻不知詩人,是何道理?”

“前輩,您還是放開心胸吧,那些字是他寫的,但是意境卻不是他的,那是每一個讀詩賦的人自己的感受,與他無關,就像剛才這首《山居秋暝》你以為這樣幹凈的詩歌,是他能作出來的?所以啊,他就是寫了四十個字,其余的和他無關,為何要把這幾首詩歸在他的名下,這是對我千年文華的最大羞辱。”

“你說這小子品行有問題?老夫觀他相貌堂堂,禮儀也遵守的毫無瑕疵,幾乎可以稱之為少年中的典範,不會太離譜吧。”

“前輩,他的相貌是他爹媽給的,禮儀之類的東西是皇後娘娘把他捆在椅子上用鞭子逼著練出來的,長安三害以他為首,經常與犬子等紈絝出入青樓勾欄,打架鬥毆更是家常便飯,命他去高麗取回前朝戰死將士的遺骸,嘿嘿,這一戰破了高麗四城,全殲了高麗水師,卑沙城從地圖上消失了,聽說大王城至今依然屍臭熏天,蒼巖城被他生生的掛掉了三尺厚的地皮,回程的時候還搶劫了倭國王女的十萬兩黃金,至今,倭國王女依然求告無門,您還認為這小子是一個一心向上的好少年麽?”

“那你們為何不加以管束,就這麽任他胡作非為?”誇陽等四個老頭子聽得面面相覷,文海老頭一生最喜歡看見少年人上進,不由的出聲責怪。

“幾位前輩,想要教訓他,就要比他聰明,他的恩師幾乎就是神仙中人,也只有神仙才能教出這樣的弟子,他在算學一途堪稱一代宗師,還懂得好多的亂七八糟卻又重要無比的雜學,土豆是他獻的,玉米是他獻的,別的不說,就這兩樣新作物,就能讓大唐天下再無饑饉之憂,所以,在長安,陛下,皇後就一直寵著他,只要不犯大錯,這些小事情,沒人管。”

“妖孽?”四個老頭子一起叫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