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 神佛滿長安 第六節 華胥之國(第2/2頁)

玄奘去了薦福寺,雲燁帶著孩子回到了家裏,全家早就做好了進山的準備,洪城此時已經封鎖了玉山,山道上的巨大閘門,已經安裝就位,就等雲燁回山之後就會緩緩關閉。

大門關上以後,玉山頓時就安靜了下來,皇帝派來的衛所軍士,嚴格執行了封山令,一時間喧鬧的東羊河恢復了往日的平靜,雲燁也開始埋進書海,開始自己的苦修,顏之推臨死前給了自己一張書單,需要雲燁認真研讀,李綱也添加了一些,泰山翁更是不落人後,當那些書籍被圖書館的管事一一找出來,堆在雲燁面前的時候,他就感覺到自己的太陽穴在噗噗的跳動,一人高的一摞子書,老子需要看到什麽時候?

讀書筆記?每日心得?知不知道寫古書的那些前輩不用典故就不會說話?翻開第一本書,雲燁就發現自己是個白癡,每一個字他都認識,可是合在一起是個什麽意思?華胥之國?十神太一?一行三十個字就有八個不解其意,怎麽讀?想要明白這八個字的含義,就要再找他們的出處,如果解釋這八個字的書裏又有生僻的典故,是不是還要找出處?天啊,這就是一個無解的怪圈。

“你竟然不知曉何為華胥之國?也不知曉何為十神太一?”雲燁知道文海先生看自己就像看見了一坨屎,但是,顏之推老先生臨終前交代的任務必須完成,只有厚著臉皮向文海先生求教。

文海嘆了口氣說:“華胥之國乃是出自《列子·黃帝》篇,黃帝晝寢而夢,遊於華胥氏之國……其國無帥長,自然而已。其民無嗜欲,自然而已。不知樂生,不知惡死,故無夭殤;不知親己。不知疏物,故無愛憎……”

半個時辰之後雲燁終於知道什麽是華胥之國了,無非就是桃花源的變種,無聊的文人幻想了一個烏托邦,假借黃帝的身份說事,一句話就能解釋通的問題,至於滔滔不絕的講述一個小時麽?

不想知道什麽是十神太一了,如果再被老頭子揪住講述一個小時,自己寧可去自殺,無非就是一個編造出來的神靈而已,根據自己的推理,雲燁大概知道了顏之推半輩子在研究什麽了,老頭子半輩子都在研究社會制度的改良而已。

這本書就是老頭子自己寫的,開篇破題就吹噓黃帝夢見的華胥之國,看樣子他對無為而治很是有心得,這不合理啊,老頭子,你活著的時候幹嘛不說,歷史證明了大鍋飯吃不得,大鍋飯吃到最後的結果就是大家都餓死。

不用說,老頭子一定還有對《桃花源記》的論述,雲燁拿起書本逐字逐句的找這幾個字,果不其然,書寫到一半的時候,果然出現了桃花源這幾個字,字裏行間充滿了對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的向往,老頭子煩透了封建王朝一雞死一雞鳴的常態。

雲燁也煩,但是他清楚地知道,現在正是封建皇權的巔峰時期,李二雄才大略的將天下權利收歸一門,采用了強幹弱枝的羈縻手段,你看看長安的駐軍就知道,六成的精銳就圍繞著長安,只要那裏有叛亂,立刻就會有大軍殺過去,誰造反誰死。

沒必要把老頭子的書死記硬背,知道他的思想就好,只需要記住他給自己的信劄裏最後的幾句話就夠了,回頭李綱問起來,就說讀完了,拿這幾句話搪塞一下就好。

“小子,知道你沒興趣把老夫的書讀完,但是老夫的心思你都曉得了吧,不過老夫還是要告訴你一件事,那就是華胥之國是存在的,大業五年,老夫見過其中一人,見識與我等截然不同,說話有上古之音,自言出自華胥,老夫款待一日,第二天杳無音訊。

你也很奇怪,但是老夫最後確定,你依然是我漢家苗裔,發黃的眼珠說明你的血脈裏也有胡人血統,這是胡漢雜居的結果,不足為奇,如今的大唐人大部分都是如此,可疑的是你恩師,老夫強烈的懷疑,他就是出自華胥之國,而非什麽子虛烏有的白玉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