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 神佛滿長安 第十五節 富庶了?(第2/2頁)

雲燁記憶裏的大雁塔從來都是銅鈴鐺,怎麽就變成銀子的了?每一個還必須凈重九兩九錢,就是銅鈴鐺聽說還總是莫名其妙的就不見了,掛銀子做的鈴鐺,這不是故意招賊麽?

“呸呸呸,燁兒,趕快向菩薩求告,請他饒恕你這種殺千刀的話,誰會去偷佛塔上的鈴鐺,就不怕被打入地獄受苦麽?來世再變成牲口?”

其實雲燁就想偷,後世的時候連廣場上擺的盆景都不放過的人,會對一大堆銀子做的鈴鐺無動於衷?這和他自己有多少錢沒關系,就是見不得把銀子掛在飛檐上聽響的敗家作風,大唐的米價現在不過七文錢,這些銀子能賣多少米面。

和房玄齡說起這事,老房總是呵呵一笑說:“盛唐,盛唐,總要有些富貴氣息才對,朝廷不缺那點銀子,倭國為了能送更多的遣唐使過來,每年都要送銀子過來,銀子和人等重,現在老夫就在籌劃,看看高麗,新羅,還有其他外族的學生能不能也照此辦理,老夫算了一下,能給朝廷結余不少銀子,戶部的錢幣準備發行,金銀這些準備金自然是越多越好。”

“這就開始收留學費了?”雲燁驚訝地差點以為房玄齡也是從後世過來的。

“這是自然,金銀有價,學問無價,既然他們都想從大唐學點東西回去,付銀子就是必然的事情,各處的學堂都需要修繕,官學學子的米糧也需要增加,朝廷這方面的預算很少,能補貼一點就補貼一點,聊勝於無,倭國王女說了,如果玉山書院能夠接納遣唐使,銀子加倍,而且一年一結童叟無欺,考慮,考慮。”

“房相,書院就算了,即使他們用金子換,我也不幹,倭國肯付出這麽重的代價,就說明他們國家準備改革的意志非常的堅決,書院裏的教的都是些要命的學問,還是不要泄露才好,今後書院的書籍,我會大力封鎖,高端的學問,堅決不會讓它流出書院一步。”

房玄齡聽雲燁說的鄭重,放下手裏的筆,奇怪的對雲燁說:“老夫一直都很奇怪,雲侯為何總是對倭國,高麗,新羅,百濟這些人充滿了惡感?他們說起來也算是大國,但是你我清楚,大唐如果真的動了殺心,他們難逃一劫,這樣的國家用不著如此防備吧?

說到底我們中原最大的禍患是草原上的蠻族,他們才是心腹之患,周邊的這些國家,雖然討厭,也只不過是疥癬之疾,用不著如此鄭重其事吧?”

雲燁啞口無言,這個時代的高麗和倭國總體上是和善的,他們對大唐充滿了好感,大到城池,皇宮,小到衣食住行,無不在勉力的追尋大唐的腳步,想比草原上的那些禍害,他們確實無害的多,房玄齡沒有說錯,因為雲燁的顧慮,房玄齡特意仔細思考過這些國家存在的威脅,最後發現,除了高麗必須幹掉之外,其他的國家沒有收拾掉的必要,不管從哪一方面說起,都得不償失,他們只要從骨子裏尊敬大唐就好,維持現狀是最好的結果。

雲燁不能說倭國還沒有犯的罪惡,在大唐,不要說倭國軍隊踏上本土,就算是在海上傷害了商船,也會被追的上天無路入地無門,不殺死絕不幹休,從來只有大唐商人欺負別人的份,很少聽到大唐被別人欺負。

尤其是這幾年,死了一條狗都會質問人家的國王,侯君集在人家皇宮周圍打獵的時候,一只獵犬死了,他真的揪著人家國王的脖子問怎麽辦?勒索了很多錢財回來,結果被軍中司馬給告了,皇帝下了旨意斥責一頓了事。

五年前,皇後還穿著高過腳面的裙子,現在?她還是那麽穿衣,只不過用的料,還有墜飾,不敢算,腦袋上那顆碩大的藍色寶石在日頭底下就能晃瞎人的眼睛。

大唐富庶了?為何遠處還有饑荒的消息不斷地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