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卷 洞庭湖風雨 第十五節 我是神?(第2/2頁)

為什麽大雁塔能夠保留到千年以後依然完整無損?就是因為他是磚頭建的,而同時期的木頭建築不論多麽宏偉,都難逃轟然倒塌的命運。

地壓三百裏的阿房宮被楚人付之一炬,前漢的建章宮也毀於戰火,即使有少量的建築保存下來,也難逃白蟻之口。

西方的歷史建築保存下來的就很多,各種石頭建造的神廟,各種古堡,有的直接就可以追述到中古時期,沒有什麽原因,就是因為它們都是石頭建造的,雲燁建這座沒名字的新城,可不打算用上百十年就被投石機呀,大火啊地震啊一類的東西毀壞。拼了命的想把自己的腳印留在史書上,這是雲燁最想做的事情,自己回不去了,那就上名字被後世知曉,免得將來作為一個誰都不認識的孤魂野鬼四處流浪。

鋼筋水泥,必須用上去,這東西雖然沒有石頭結實,但是勝在可以減輕大量的勞動量,鑿石頭實在不是一個好的工作,先把石頭用釬子鑿出一個個的洞,然後往裏面灌火油,最後點著,等大火燒得差不多了再潑水,石頭就會沿著鑿出來的小洞上裂開,變成小塊的石頭,由石匠一點點的把粗糙的石塊鑿成帶有花紋的條石。

整個工地就是在打人海戰術,這時候想要建造大的工程,除此之外,別無他法。木頭依然是必不可少的建築材料,雲燁有計劃地砍伐附近的山林,這裏的木頭能用的很少,大部分都是沒有多少能用部分的廢材。

“燁子,你師父在那部《阿房宮賦》裏說的好啊,蜀山兀,阿房出,你的這座新城也打算給嶽州留下一座濯濯童山麽?”李承乾指著工地附近的一座山問雲燁。

“怎麽可能,我絕對不會像古代齊國為了建造臨淄城,把一座山弄成禿子,我是要把這座山徹底的從大地上抹掉,這座山實在是太好了,當初選擇在這裏建城有一半的原因就是因為這裏有這座山,山頂上全是石灰巖,正好用來燒水泥,中間部分是堅硬的花崗巖,正好拿來蓋房子,砌城墻,底下的部分將來留給軍隊,他們在最高處紮營,多好啊,全城都在他們的監視之下。”

“至於他們怎麽紮營就不關你的事了是不是?下面的石頭堅硬的你都沒辦法,怎麽能夠讓軍隊去做這件事,到時候被派到這裏駐紮的軍官會被你活活氣死。”

“人心齊,泰山移,軍隊連這點苦頭都吃不了,憑什麽去打仗,一支對這座城池毫無貢獻的軍隊,你怎麽指望他去為這座城拋頭顱,灑熱血?只有通過自己努力得來的東西才會被珍惜,至於其它的,我不會去管。”

李承乾和雲燁從山上走下來,對工匠民夫們的工作進度非常的滿意,整個城市的地基都在夯制,四個壯漢分成一組,用繩子牽著夯錘喊著號子打夯,只見無數的夯錘上下翻飛,這樣的場面不論誰看到了,都會有一股力量從身體裏滋生。

“國家把錢花在百姓身上,他們總能給國家帶來更多的財源,新城一旦建成,就會把長安的生活方式投射到這座城市裏來,用不了多久,長安的生活方式就會取代這裏長久存在的許多陋習,最後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你沒打算把這座城交給嶽州?”李承乾不由得停下腳步,歪過腦袋奇怪的問?

“幾百貫的房子你覺得嶽州的土著買得起?”

“你為什麽要賣這麽貴?我算過了加上所有的成本一所普通房子怎麽都不會超過五十貫錢,也就是五十枚銀幣。”

“你都算了什麽?我借了好多錢不用算利息啊,我一個堂堂侯爺被弄到窮山僻壤,一待就是三年,不還用算工錢啊?書院為這座城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智慧不用算錢啊?如果在長安,我會把價錢再翻兩個跟頭!”